牛群的成功之道.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牛群的成功之道 --------------------------------------------------------------------------------   作者:张振邦 作为一位相声表演艺术家,作为一位“半路出家”的摄影家,牛群是个成功者。牛群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是才能、勤奋还是机遇?这是不少关注牛群的人常常思索的问题,也是笔者一直在探究的问题。   A牛群,1949年出生于天津市。   牛群本不姓牛。牛群的父亲,是位到过延安,进过抗大的老革命。不幸的是这位老革命英年早逝,在牛群刚刚12岁时就病逝在天津财经学院院长的岗位上。正因为牛群是在这样一个革命家庭中长大的,所以在他日后的相声艺术表演中,没有一般艺人的油腔滑调的痕迹。在他的人格、意志、情感中,都深深地打下了父亲正直、勤奋、吃苦耐劳的烙印。   说起父亲对他的教育的影响,牛群在与笔者的一次彻夜长谈中曾深情地做了一番回忆。也许是出于望子成“牛”,父亲从小对他的要求特别严格,除了学校留的作业外,父亲每天给他特殊布置诸如写毛笔字等“课外作业”,而且按时检查,稍有差错,就会责罚。牛群说自己从小很贪玩,因此没少挨父亲的板子。父亲去世时,还不太懂事的牛群曾暗自庆幸,以后再没人打他了。若干年过去了,牛群成功了。回顾成功的原因,他才深深地感觉到,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和教育,是使他受益终身的。   牛群从小立志是要当医生或教师的,可是命运之舟却在相声的孤岛上泊了岸。   牛群下过乡,插过队,于1970年12月参军。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入了党,提了干,一路绿灯地从基层的一个架线兵到团、师、军文艺演出队直至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在1982年3月全国南方片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中,牛群脱颖而出,一次获3个一等奖。此后一发不可收,仅1986年他在全国全军举办的各类比赛中就获奖15次,这一骄人的成绩,在全国曲艺界绝无仅有。近些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他和冯巩似乎成了相声高奖的“垄断”者,连续9次获一等奖,两次获二等奖。穿军装时,他立过了3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他的《训夫》还曾获全军名额极为稀罕的“八一”大奖。   如今已告别了绿色军营的牛群,仍和老搭档冯巩坚持着“相声是我的根”的信条,走着一条“跳出相声搞相声”的有独特风格的艺术道路。   牛群在相声艺术上的成功,并不是像其他相声演员那样,靠练嘴皮子出道,而是杂糅文学、政治、诗歌、体育种种知识、用相声的艺术表现形式,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相声成了他抒发感情的工具,发表人生宣言的媒体。所以牛群的相声从来都是内容大于形式,他要说的话,要表达的主张,借用了相声这个传声筒发表出来。如果用传统的相声规范衡量他的演出,大都会有“惊喜”或“茫然”两种感觉。   在牛群的艺术生涯中,他的创作或演出总有与众不同的切入点,有其独特的结构方法、体系及深邃的艺术渊源。而他的独特却又是建立在“通”的基石之上,即触类旁通,借古通今。牛群的“通”又与“学”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年来,牛群博览群书,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到流行小说,无所不读。   学然后知不足。1990年,牛群和冯巩一同考入中央戏剧学院电视导演系。结业后,牛群觉得不过瘾,又刻苦自学,凭着过人的勤奋,于1992年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他一猛子扎进无涯的学海之中,吸吮着知识的营养。北京大学里各种讲座数不胜数,让牛群听不胜听。牛群从喧闹的演艺圈走进安静的大学校园,从明星、笑星的花环里走出,投入到心无旁骛的学子群中,这是一种煎熬,一种修炼。在这段时间里,牛群推掉了数不清的邀请,回绝了数不清的“走穴”,心甘情愿地沉醉于枯燥的学习环境中。他遵守校规,老老实实地坐在台下听老师授课,这对于一个常年习惯于在台上表演的演员来说,简直有点儿自戕的意味。   认真、执著是牛群性格中最辉煌的元素。为了事业的成功,他可以舍弃一切,也可以奉献一切。这一点,在他从一个普通的架线兵登上演出舞台时就已显露了出来。牛群多次对笔者讲述他第一次演出时的情景:台上他双腿直哆嗦,台下却一个笑的也没有,甚至有人当面讥讽他不是这块材料。他回到连队,把自己扔在铺上,可劲儿大哭了一场。在懊悔的同时,在宣泄过后,他却立下了一定要说好相声的誓愿。正是这第一次的失败构筑了他走向相声事业辉煌的起点。在北大学习期间,牛群也是凭着这种认真和执著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是那么地谦虚好学,又是那么地“贪婪”,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甚得教授和同窗们的好评。“牛哥动真格的了!”原以为牛群像其他明星一样,到北大不过是镀金、装装样子、捞个文凭的人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看法。   就在牛群躲进北大成一统的时候,外界的风言风语却不请自来。“牛群不说相声了!”“牛群要出国了!”“牛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