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邑胡氏家族的骄傲——胡缵宗分析报告.docVIP

秦邑胡氏家族的骄傲——胡缵宗分析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邑胡氏家族的骄傲——胡缵宗 以秦安为中心地区的胡姓人,大多是胡缵宗的后代,并且我们有家谱记载,在秦安胡缵宗祠堂里存放的家谱与我们家族的是延续的,同一一脉的。 胡缵宗(1480—1560),字孝思,一字世甫,号可泉,一号鸟鼠山人,秦安县人。他的祖父两代曾任过县官。父亲胡士济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儒生,长期在四川双流(今四川省双流县)任县学教谕,署双流县事。胡缵宗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刻苦读书。幼年时,继母虐待,深夜读书苦乏油,他的姐姐就用口衔油供他读书,时常苦读至三更方才就寝。他博文通经,日有进步。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中举人;正德三年(1508)中进士,殿试对策拟一甲,有权宰私庇子,拟置三甲一名。李东阳怜其才,同一甲传胪,即授翰林院检讨。   胡缵宗任检讨后,参与编纂了《世宗实录》。正德五年(1510),因刘瑾谋反被诛,他受到了牵连,被谪为嘉定州(今四川乐山县)判官。正德八年(1513),升瞳川州(今四川三台县)知州,“礼民爱士,著于一时”。正德十年(1515),召入南京户部湖广清吏司员外郎,后升为郎中。正德十四年(1519),调南京吏部验封吏司郎中,接着出任安庆府(今安微安庆市)知府。在安庆3年多的时间里,他大力恢复因宁王朱宸濠叛乱遭受破坏的安庆经济,“抚绥安辑,民以大苏”,又“开吴塘乌石堰,溉民田”,成绩显著。世宗嘉靖二年(1523),他调任苏州知府。在离开安庆时,老百姓恋恋不舍,“攀辕垂涕而遏之者以万计”,很多人乘船数百艘一直把他送到京口(今镇江)。并于文庙立“去思碑”。在苏州的4年,胡缵宗兴学馆,整吏治,减民负,时人评议“廉洁辨治,名与况钟颉頏”,皇帝勅封为“中宪大夫”。离任后,苏州士人立“吴郡守天水胡公去思碑”,今碑尚存苏州文庙。嘉靖六年(1527),升山东布政使司左政参,后调任浙江、山西布政使司左参政。他同样“至能称职”,政绩颇显。嘉靖十五年(1536),升河南左布政使司。同年十二月,升山东巡抚右副都御史。在山东时,鲁王横恣,他上疏弹劾,并修建莱河,便民灌溉。嘉靖十七年(1538),调总理河道,开考城(今河南兰考县)黄河支流,以减轻归德(今河南商丘县)、雎州(今河南雎县)的水患。嘉靖十八年(1539)三月,任河南巡抚右副都御史。河南遭了饥荒,他向朝廷请得救灾银款20万两救济灾民。十二月,因官署失火事件而引咎辞职。 ?? 胡缵宗罢官归里后,“开阁著书”,集中精力从事写作。他文学造诣深,善诗歌,导源于六经,肆以秦汉。著书甚富,有《鸟鼠山人集》18卷,《拟汉乐府》2卷、《拟古乐府》2卷、《胡氏诗识》2卷、《愿学编》2卷、《近取编》2卷、《河嵩集》2卷、《归田集》2卷。《春秋本义》12卷、《议礼集注》25卷、《安庆府志》《苏州府志》《巩郡记》《秦州志》《秦安志》《汉中府志》《羲台志》。此外,还编有《秦汉文》《唐雅》《雍音》及《胡氏家谱》等。其中《明史·艺文志》中著录9种,有《胡氏诗识》《议礼集注》《春秋本义》《安庆府志》《秦州志》《汉中府志》《巩郡记》《鸟鼠山人集》《拟古乐府》。胡缀宗还擅长书法,师法颜真卿,书体刚健遒劲,酣畅淋漓,名山名寺多见其墨迹。天水伏羲庙门有“与天地准”,江苏镇江焦山迎客照壁上镶嵌有“海不扬波”,苏州虎丘有篆书“千人坐”,山东济南有“豹突泉”,曲阜孔庙下面第一坊至今悬挂着他书写的巨匾“金声玉振”。他的墨迹代表木刻板《早朝诗》七律四首,民间至今流传颇广。其诗歌讽喻朝廷,吟民疾苦,激昂悲壮,自然不俗,颇近秦声。他的确是明代有影响的人物。正如长安人何栋为他作的《墓志铭》中所说的:“经济弘伟,功业垂于当年;学海渊涵,著作传于今日。”嘉靖三十九年(1560)九月初三日卒于家中,享年81岁。 胡缵宗《卦台记》 成纪之北约三十里,曰三阳川。其西北隅有台焉,羲皇画卦处也。   夫成纪,故名地也。汉为郡,唐为州,宋为军,国朝亦为州;然自晋及南北朝,与雍州并称焉。陇抵亘于东,朱圉雄于西,(山+番)(山+冢)屏于前,崆峒望于后;汉起于南,渭衍于北,乃生羲圣。而三阳川则渭河纳陇河处也,今为三阳里。三阳云者:朝阳启明,其台光荧;太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返照,其台腾射。卦台俨于南,长山负于北,龙马山集于西,尉迟峡约于东;承渭于上流以资沃,纳陇于下流而纳污。故是台也:前揖卦台,卦台山若屏若拱;后俯龙马山,龙马山若围若犄。渭水环乎其北,周道修乎其南,而卦台自西倾南(属岷州)蜿蜒随渭引漳而来,来至三阳川之东南而止。于其将止也,突出一小山,其出如维(即地理家所谓蜂腰然者),其止如伫(即地理家所谓山皆大,此山独小,小者为尊);自上视台缀珠,自下视之如充纩。高可若千丈,广可若千亩。其峦层起,俯视之如台之出,其周壁立,仰视之如台之升,故古今谓之卦台(亦谓之卦爻堡,俗讹称蜗牛堡)。   龙马山自西倾北(属洮州郡)迤逦约渭截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