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做梦还想当农民(小说)
陈志文
三十年前,王老二做梦也不敢想农民也会过上好日子。
六十余岁的王老二清早接到他同年老庚刘富贵打来的手机,说联系好了:九月九重阳节那天中午,在县城“好运来饭店”举行他们俩同年的生日宴请。
王老二中等身材,略显发福的样子,一把年纪了发丝仍然乌黑呈亮,看不见白发;国字型脸庞,神采奕奕、满脸春风;眨巴眨巴的眼光里透出几份狡黠;站在人群里一招一拭的有些动作中似乎有几份不服老的神气。人们一致认为,他命好,会娶老婆会养崽,五个儿女个个有出息,老婆又是这方圆十里地榜上有名、贤惠能干的好女人。
其实,众不知道,王老二是苦尽甘来,一辈子没少吃过苦。年青时瘦骨怜丁,一只裤脚长一只裤脚短,衣衫褴褛,是村里有名的穷汉,什么累活脏活贱活没干过,地方上有几个人瞧得起他?和他同一年生的其他人,孩子都进校念书了,可他王老二还是光棍一条。现在他身边的这个女人是当年的寡妇,前任丈夫挖煤炭活埋在地底下。都说这样的女人凶,东奔西闯没人要。不知怎地,被他王老二勾勾搭搭要回了家。
娶回那个寡妇老婆后,王老二不嫌凶吉,恩恩爱爱,如获至宝,并且敬重如山。白天、梦里王老二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忙里忙外,重活、轻活、男人活、女人活,全都包揽。什么事都能干,样样干得像,样样干得好,不知疲劳。寡妇老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是感动。——比起先前那死鬼,王老二优秀许多:能干,吃苦,听话,勤劳。寡妇老婆象枯木逢春,萌发了新芽,重新焕发青春,心田里滋生着爱念,绽开了心扉,犹如青春少女般热恋,对王老二衷爱如初,体贴的无微不至。王老二从此找到了做男人的感觉。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激发出一股强大的潜质力量。热血沸腾,信心百倍,誓言甩开臂膀摘掉穷帽子,发家致富。
正巧那年农村开始落实生产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王老二夫妇同心协力,长计划,短安排,吃苦耐劳,赢来了第一个丰收年。
由于两颗受伤的心同时得到了阳光雨露的滋润,春风化雨,豪情满怀。仿佛两头争脱了僵绳的牛犊,欢天喜地,跳跃奔放,纵情着不获全胜决不罢休的生活热情,劈荆斩刺地驰骋在人生的疆土上。
有了暖饱的物质基础做保障,他们穷则思变,如饥似渴,开始寻找发展机会,谋求未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下力,下力,再下力,力气不要钱,力气有的是;夫妇俩摸爬滚打,如虎添翼,一边搞农业生产,一边搞市场贩卖。克服种种困难,吃了常人不敢吃的苦,坚持了八年抗战,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实现了在本村第一个披红挂彩的万元户。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不同了,人们刮目相看,不敢瞧不起王老二,而老远见了,还得叫一声:“老二哥!”王老二客气地小声应着,戴付墨镜骑着轻骑车,走在人们的前面。
王老二在离家不远的国道上,办了个大型的大米加工厂,拥有签约员工十几个,每年生产优质大米千万斤,大部分销往广东福建。厂长小儿担任。家务老婆管着。王老二无所事事,很静闲。时而与孙辈们捉迷藏、过家家,一股童气天真的样子;时而携老伴逛逛街,购购物;时而进城喝喝酒,叙叙旧。多数时间呆在家,栽花养性、品茶读报、练练功什么的。日子悠哉,风调雨顺。王老二平时不装穷,不摆阔,丁是丁,卯是卯。别人有事找上门,只要力所能及,不含糊,不推诿,有求必应,从善如流。家里住着一栋豪华的大宅院,雕梁画栋,风格欧式,气派非凡。逢年过节,孩子们回来和亲戚友好相聚时,那种丰盛、大方阔气的场面和热闹欢乐的气氛与旧社会地主老财的生活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没得比。就连王老二孙辈们的有些玩具,乡下小孩都未曾见过,不要说玩。……当下农村有几家的生活能与他王老二比?
王老二透过生活看本质,揣摸着一些社会现象,感悟着一些时代潮流,有些事总觉得不可思议,啼笑皆非。晚上睡在床上,无缘无故地发笑起来。
今非昔比,王老二感叹道,先时(集体化时),种田人冇饭吃,真是天大的笑话。一人一年二百余斤口粮,长年三百六十五天怎能安排下去,难道真可以喝西北风过日子吗?回想当初,真不知人们怎样地过来了。
有一年青黄不接的夏季,王老二母亲因水肿病体弱病危,综合症并发,要钱去医院抢救。他三次来到队长家请求借钱救急,队长三狗叔沉默不语,一个劲地吸旱烟。那晚,天很黑,队长家小小的灶堂里横七竖八地挤着一些人;乡下的灶堂由于烧柴草熏得四壁和天面乌黑吸光,一盏豆大的煤油灯火,摇摇晃晃,根本看不清屋里人的身影和心照不宣的脸部表情;显眼处,隐约可见几张队长的奖状、未粘实而被风吹拍着吸引人们的眼帘;外面风雨飘摇,听得清淅淅沥沥的下雨声;里面人们凝思着,面面相觑。队长不说话,个个也不说话,显得分外地庄重与宁静,似乎人人在虔诚地等候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嗯哼”!
突然一声咳嗽,打破了这种尴尬的寂静。王老二胆惧惧地乘机哭丧着脸说:“叔,队里借点钱救命,娘快要死了!”
队长铁青着乌黑地脸,忍不住吼出声来:“借钱!借钱!却你要借钱?”说着挥手指着大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