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河流和湖泊 长 江 长江各段水文特征 上游:源头—宜昌 落差大、峡谷多、水流急、富水力 中游:宜昌—湖口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水量大 下游:湖口—入海口 江阔水深 长江的利用 巨大的水能; 1)集中在上游源头到宜宾段; 2)兴建水电站。(目前利用率不高,要求了解主要水电站) 水量——灌溉 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 航运价值——黄金水道 “黄金水道” 长江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水利发电工程,是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水库的东端。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 长江中下游水患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 原因: (1)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泥沙含量大; (2)黄河流入华北平原后,流速变缓,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下游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容易决口。 对策: 1、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泄洪工程; 2、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3、利用水库进行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库)。 下游河口咸潮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影响咸潮的主要因素有天气变化及潮汐涨退。尤其在天文大潮时,咸潮上溯的情况更为严重。另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过程让咸潮十分缓慢地增加,但长期的累积也在逐渐显现。 珠江咸潮的成因 咸潮危害 (1)危害 人体健康 水中的盐度过高,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老年人和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等病人不宜饮用。 (2)影响工农业生产 水中的盐度高会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锅炉容易积垢。在咸潮灾害中,生产中用水量较大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产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其中一些企业不得不停产。 咸潮还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 升高,给“鱼米之乡”的珠三角农业生产 造成严重影响,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如果农作物“饮用”咸度超过0.4%的水, 半个月后就会停止生长,甚至死掉。 珠江咸潮的防治 (1)建立预警机制 (2)采取调水以淡压咸 通过统一调度,加大上游水库下泄流量,通过调水以淡压咸 (3)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南方大河——珠江 南方大河--珠江 珠江 1.由西江、北江和东江在广州附近汇合而成,注入南海。 西江是主干,发源于云贵高原的乌蒙山。 2.流域内气候多雨,径流量大(仅次于长江),汛期长,含沙量小,具有良好的航运条件,年货运量仅次 于长江。(西江梧州以下航运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航运最为发达) 3.各水系河道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西江 上中游,包括南、北盘江与红水河。(“西电东送” 的)南部通道 珠江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含沙量 汛期 流量 成因 水文特征 大 长 较小 流域植被保护较好 流经湿润地区,降水充足 受夏季风影响,雨季长 水能比较丰富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江上中游,包括南、北盘江与红水河。目前,国家正在加强对珠江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将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 珠江水运发达 内河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西江梧州以下航运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航运最为发达,这里水网密布,沟通海洋。 (1)天体引力引起海水的涨潮 (2)枯水期河流水位低 ( 冬末春初上游来水量减少,江河水位下降 ) (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4)滥采河砂致使河床严重下切(导致咸潮上溯的范围扩大、次数增多) 青 藏 高 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 横断山区 长江水系图 岷 江 宜宾 乌 江 嘉 陵 江 重庆 洞庭湖 武 汉 宜昌 汉 江 湖口 鄱阳湖 赣 江 上 海 湘 江 雅砻 江 嘉陵江 乌江 汉江 湘江 赣江 雅砻江 南京 上海 重庆 武汉 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长江支流和湖泊 大渡河 岷江 葛洲坝 三峡 沅江 长江水系图 重庆 武 汉 宜昌 湖口 上 海 上 游 中游 下游 重庆 武 汉 宜昌 湖口 上 海 上 游 中游 下游 青 藏 高 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 横断山区 请分析长江各段水文特征: 上游 中游 下游 上游:多峡谷急流,富水能 中游:多曲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版】2016年秋八年级上:第6单元分课过关ppt课件(97页,含答案)方案.ppt
- 【课件设计】小鹿的玫瑰花_语文_小学__68593559-6方案.ppt
- 【课堂新坐标】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六章传感器章末复习提升课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2方案.ppt
- 【课堂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8.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课件人民版必修2方案.ppt
- 【课件设计】自我保护_思想品德方案.ppt
- 【赢在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综合探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方案.ppt
- 营改增申报表培训.ppt
- 【赢在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本章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方案.ppt
- 【赢在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方案.ppt
- 【走向高考】2012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五章机械能章末课件方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