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奥斯威辛,“羞愧的幸存者”记录了什么?.docVIP

走出奥斯威辛,“羞愧的幸存者”记录了什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出奥斯威辛,“羞愧的幸存者”记录了什么?   作为走出奥斯威辛的幸存者,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始终无法停止写作,他的写作内容从来没有离开过奥斯威辛,他写下的是一位“羞愧的幸存者”对于人性的思辨   奥斯威辛的某个傍晚,劳役刚刚结束,灯塔上的探照灯照亮了绞刑架。   精疲力尽的犹太人麻木地立正脱帽,列队观看一当众绞刑。受刑人在某种程度上是个起义者,参与了炸掉一座焚尸炉的“叛乱”。被绞死前,他激昂地大喊:“难友们,我是最后一名了!”   四下毫无反应。一片弓着身子的灰色条纹睡衣“耷拉着脑袋站在那里”。   普里莫?莱维也在观看绞刑的列队中,“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造反的举动,没有挑衅的言语,连一种审判的目光都没有。”随着德国人的命令,脱帽,列队,离开。   1947年,从奥斯威辛活着返回家乡两年后,莱维把这些人性体验写进了他的第一本书《这是不是个人》。在此后的35年生命里,他又写下了《再度觉醒》《元素周期表》《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以及大量诗歌散文――他的写作内容从来没有离开过奥斯威辛。但与其它写奥斯威辛的作者不同的是,大屠杀的惨状和焚尸炉的恐怖从来没有在莱维笔下直接出现过,人性的罪与罚才是他议论的重心。   2016年3月,在莱维去世30年、奥斯威辛过去70年后,《这是不是个人》被重新翻译进入中文世界。本书译者、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教授沈萼梅认为:“它不光是见证,它投射出作者在这样的环境里对人、对人性冷静深刻的思考。” 这是不是个人   1919年,莱维出生在意大利都灵的一个犹太家庭,反法西斯战争爆发时,他的身份是都灵大学的化学博士。出于一种“鲁莽“的热情,他和朋友们成立了一支武器匮乏、鱼龙混杂的野鸡游击队,并被轻易发现了藏身之所――1943年底,24岁的莱维被法西斯保安队逮捕了。   为了求生,他隐瞒游击队员身份,被作为犹太人送往集中营――奥斯威辛,当知道这个目的地时,他甚至颇感欣慰,“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名字,不过,它总该是这个地球上的某个地方吧。”   老弱妇孺很快被送进了毒气室。剩下的人还来不及搞清楚自己的家人朋友去了哪里,就被剃了光头、没收所有个人物品,包括姓名。莱维的胳膊上被刺上编号174517。在沈萼梅看来,这是集中营毁灭人的原因:“剥夺掉名字,就是把你曾经有过的一切都剥夺掉了。在没有杀死你以前,先把你的灵魂折磨到零。”   莱维发现集中营“毫无意义的暴力”时刻消耗着人们的灵魂:呵斥、殴打和辱骂常常来自被选拔出来的犹太队长、寝室长。集中营法令规定:“你吃你的面包,如果你能够,就吃你身边人的面包”,莱维惊愕地发现丛林法则竟然成了人类生存法则――在睡觉的时候,他甚至得把饭盒和衬衫藏进枕头里。不合脚的鞋会致人于死地,感染往往从脚上的小伤口开始,因此趁乱调换走难友的好鞋也是每天的功课。所有人都想喝到桶底稍微浓稠的菜汤,所有人都想在生存竞争中最后一个被淘汰。   在奥斯威辛经历了11个月后,莱维回到了都灵,他仍然从事工业化学的研究工作,在上班的通勤列车上写成了第一本书《这是不是个人》,记录集中营中犹太人的遭遇、状态和变化。在译者沈萼梅看来,“这是不是个人”有三重含义:“受害人被这样折磨,这还是个人吗?能把人折磨成这样的人,还算是人吗?那些设法苟活的下来的人,还是不是人了?” “纳粹你胜利了”   “当一切文明的上层建筑被取消时,人从根本上来说是野蛮的、自私的、愚蠢的。”在《这是不是个人》中,莱维痛心地写道。   文学评论家詹姆斯?伍德认为“莱维作品的卓越之处在于他非凡的叙事能力”,许多作家选择诗歌表达个人感官体验(如保罗?策兰的《死亡赋格》),或者用大量确凿的信息从分析报道、人类学视角重现这段经历(如维克多?弗兰克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大多数集中营幸存作家并不重视人性故事的讲述,因此莱维的视角更显得独树一帜。   在看完起义者被当众绞死以后,莱维看到站在绞刑架下的党卫军“以麻木不仁的目光看着我们通过”,“德国人把事情办完了,办得相当好。俄国人可以来了:他们发现的将只是已被制服的我们,已毫无生命力的我们,如今只配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来临。”他写道:“纳粹你胜利了,你真的胜利了。”   一个在集中营存活四年的中年男子为了能被分派到刷锅的轻松任务,毫不犹豫地让人鞭笞与自己合谋在厨房偷东西的难友,以便向寝室长邀功。一个会讲四国语言、“具备高贵教养”的年轻人竭尽全部聪明来讨好战俘。一个将死的人没有拿到应有的份饭,“卑微地坚持还要一份,当他领到双份的饭菜后,就平静地走到铺位吃起来。”侥幸逃脱的全然不顾将被送进毒气室的同伴,在铺位上大声祈祷,感谢上帝没让自己被淘汰。莱维毫不掩饰对这些人性恶的不满:“如果我是上帝,我会把他的祈祷啐回人间。”   1944年的奥斯威辛,编号小于150000的,活下来的不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