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俊标主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总结.docVIP

邢俊标主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邢俊标主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总结   摘要:邢俊标主任治疗周围性面瘫强调中医与西医理论互参,辨病与辨证结合,分期治疗,针药并用或多法联用,施法因人制宜,整体调节,同时注重对患者心理的疏导,促进康复,临床疗效明显。   关键词:名医经验;周围性面瘫;邢俊标   邢俊标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天津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武清区首批名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笔者有幸跟师临证3年,获益颇多,现就导师诊治周围性面瘫的特色治疗经验作一总结,以飨同道。   1遵循分期论治,结合辨证施治   导师指出该病应根据病程特点分期辨证治疗,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应将其分为3期:急性期(发病7 d内)、恢复期(发病1w~1个月)、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6个月以上),从恢复期1个月~3个月,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或划为恢复期,或划为后遗症期,两期不可拘泥时日绝对划分。在不同的时期,结合辨证论治疗效更佳。   2针灸的分期辨证治疗   2.1急性期:针刺宜轻且浅,忌刺翳风穴 急性期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关键时机,治疗愈早,疗效愈好。导师进一步指出,急性期的面部针刺宜浅,手法宜轻柔。局部取穴宜少,可取患侧阳白、下关、颊车、地仓、双侧风池等穴;循经远端取穴:对侧合谷。面部穴位均为浅刺、平刺,治以宣泄表邪为主。导师指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忌针刺翳风穴。此期针刺翳风穴有加重面神经水肿的可能性,故而忌刺翳风。   2.2恢复期:透刺为主,多法合用 恢复期表邪已入里,局部经络筋脉瘀滞。面神经水肿情况较急性期有所改善,针刺穴位可由少到多,针刺深度可较前加深,刺激强度亦可加大,以透刺法为主。如太阳透地仓、地仓透颊车,水沟透地仓,阳白四透(阳白透神庭、头维、丝竹空、攒竹),迎香透鼻通,合谷透三间等。其中翳风穴可予温针灸,取其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促使面部神经功能恢复正常。   此期也可加用电针治疗,选用疏密波、断续波,但同一种波形连续使用不得超过1w,一般持续通电30 min,强度以面部肌肉出现轻微抽动,患者能耐受而无痛感为度。   2.3后遗症期:浅刺透刺,兼以扶正 进入后遗症期,症状迁延不愈者,多为正虚邪恋,治以扶正祛邪,调和气血,补法为主。导师指出,后遗症期患侧针刺仍采用透刺的方法,选穴如下:翳风、阳白、鱼腰、丝竹空、瞳子?s、口禾?s、地仓、承浆等。3个月后仍不能恢复者,取足三里温针灸,意在温经通络,补气养血;此期配合电针,取穴阳白、四白为一组,地仓、颧?s或下关为一组,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以疏密波与断续波交替使用,刺激20~30 min为宜。   对于病程超过3个月的顽固性面瘫,导师常采用颊里穴用三棱针刺血,或用毫针透刺,具体透刺方法:以咬线(上下齿咬合时对应的颊粘膜)为基线,上瘫刺下,下瘫刺上,上下瘫刺中间(即面上部瘫痪为主的透刺咬线以下的颊粘膜,面下部瘫痪为主的透刺咬线以上的颊粘膜,上下瘫无明显侧重的透刺咬线。)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3中药的分期辨证施治   导师推崇清?李学川《针灸逢源》:针药并用,左右逢源之说,临证倡导针药并用。周围性面瘫的形成以虚、风、痰、瘀四者为基本病理基础,正气虚为病之本,风痰瘀为病之标。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补虚益气为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多以牵正散加减。   3.1初起风邪客络,治宜祛风为主,佐以通络牵正 药选茯苓、秦艽、甘草、防风、地龙、僵蚕、全蝎、白附子等。其中重用茯苓20g,秦艽30g,甘草10g,一派祛风药中佐以茯苓健脾扶正,以达到祛邪而不伤正的目的。结合疾病初期,神经损伤水肿严重,茯苓中含有的茯苓多糖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免疫性神经损伤,其具有的利尿作用,对减轻神经水肿有益。秦艽、甘草其药物有效成分相当于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明显的抗水肿作用,对面神经恢复是非常有利的。风寒证者主方中可酌加麻黄、桂枝各6g,葛根10g以加强疏风散寒之力;风热证者,方中酌加桑叶、蝉衣、菊花各10g,咽痛加玄参、板蓝根各10g;风痰证者方中加入白芥子、胆南星各10g。   3.2恢复期气血瘀滞,法当行气活血通络 恢复期病机转归为经脉痹阻、气滞血瘀,患者面部麻木不仁,面肌萎弱无力,故治疗侧重活血祛瘀,佐以通络牵正。药选丹参、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地龙、川芎、僵蚕、全蝎、蜈蚣、白附子等。   3.3后遗症期虚中挟实,重在补气升阳,活血养血通络 药选牵正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鸡血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全蝎、蜈蚣、僵蚕、白附子等。导师常于上方中加入生地、何首乌二药,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生地和何首乌中含有的多糖类物质均能明显提高淋巴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活性淋巴细胞的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使低下的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