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西高职 “三定”备课教案 ?
祭十二郎文
?
主备人:王和平
时? 间:2006年3月18日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1)了解文言词句及祭文的有关知识。
??? (2)掌握本文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的写作方法。
??? (3)品味本篇祭文破骈为散、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 (4)培养学生感受悲剧美学魅力的能力。
???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理解文意并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 (2)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以便准确地把握这篇文章的关键内容和艺术特色。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1)启发学生继承中国古代优良的人文传统,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 (2)通过鉴赏本文,让学生体会作者融入字里行间的对亡侄悲哀痛切的思想感情和对自己宦海沉浮的人生感叹。
教学重点
??? 1、鉴赏韩愈散文在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 2、体会文章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
??? 体会“邪”、“也”、“乎”、“矣”等虚词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
教学要点
??? 1、熟读课文,读懂文字,使学生对课文有较为准确、清晰的了解。
??? 2、梳理课文层次脉络,感悟课文的抒情基调。
教学过程
??? 一、解题
??? 祭文是一种文体,古已有之。古人写祭文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内容多为对死者生平的追述和赞颂,形式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打破了这一常规,此文的主旨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通过对家常琐事的记叙,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突破四言押韵常规,破骈为散,或散或偶,或长或短,情至而文生,被后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 二、作者简介
???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贞元八年进士。曾官至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后官至国子祭酒、史部侍郎。卒谥文,人称韩文公,旧时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 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漂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 在文学上,韩愈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形、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破骈为散的祭文。
???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 1、听教师范读,注意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 2、学生初读认准字音;再读体会感情。
??? 3、检查朗读,看学生对字、词、句的初步理解。
??? 四、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 首先要求学生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给文章分段并归纳大意。
???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并随之板书。)
????????????????? 引子(第1自然段)
???????????????? ?与十二郎的骨肉亲情(第2—3自然段)
??? 祭十二郎文??? 十二郎之死(第4—9自然段)
????????????????? 吊慰死者,告以其身后之事(第10自然段)
????????? ????? ? 结尾(第11自然段)
??? 五、总结文言常识
???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古
汉语句式有选择的进行归纳。)
??? 1、通假字
??? 羞通“馐”;世通“逝”;敛同“殓”。
??? 2、古今异义词
??? (1)少年: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
??? (2)成立:古义:成长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 (3)成家:古义:安家;今义:男子结婚。
??? (4)志气:古义:意志和元气;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 3、一词多义
??? 诚
??? (1)乃能衔哀致诚(诚:诚意。名词。)
??? (2)城知其如此(诚:如果,果真,表示假设。)
??? 省
??? (1)及长,不省所怙(省:知道。动词。)
??? (2)汝来省吾(省:探望。动词。)
??? 视
??? (1)其后四年,而归视汝(视:看。动词。)
??? (2)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视:视力。名词。)
??? 相
??? (1)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相:互相。副词。)
??? (2)虽万乘之公相(相:宰相。名词。)
??? 长
??? (1)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长:年长。形容词。)
??? (2)长吾女与汝女(长:养育。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