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港中学九年级常用文言词语(虚词)复习
一、复习“之”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②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
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④ 于是鸱得腐鼠,仰而视之(代物,指鸱)。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③小大之狱 。
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如:
何陋之有?
3.语气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
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4. 语气助词,用于凑足、调节音节,无实意,不译。如:
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瞑。
(三)“之”用作动词。译为:“去”、“往”、“到”。如:
①吾欲之南海(《为学》) ② 至之市(《郑人买履》) ③辍耕之垄上
二、复习“以”
(一)“以”用作介词 ,有二种情况:
1.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介绍动作、行为所及对象,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 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二)“以”用作连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来”、“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以光先帝遗德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故为之文以志
2. 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 以中有足乐者。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以伤先帝之明
3.“以”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 卷石底以出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
①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 ②愚以为宫中之事 ③皆以美于徐公
(四)“以”用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如:
固以怪之矣。(作副词,通“已”,译为“已经”)
三、复习“其”
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其中的”等。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其一犬坐于前
3。表语气,可表示推测语气,或者加强感叹语气、反问语气。可以不译。如: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其如土石何?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
四、复习“而”
“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 。如:
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②水落而石出
3.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敏而好学。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4.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而”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② 面山而居
③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④朝而往,暮而归
五、复习“为”
(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3. 表示被动,译作“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医院廉洁党课讲稿(精选).pdf VIP
- 专题07 修辞与仿写(讲义) 五升六语文暑假衔接(统编版).docx VIP
- 2025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参考答案.docx
- GB/T 34531-2017 液化二甲醚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VIP
- 创维电视机说明书_图文.pdf VIP
- 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模板.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5.12 应急准备与响应”解读与应用指南(2025A1)(可编辑!).docx VIP
- 佳能 5D3 _ 5d mark iii-中文手册.pdf VIP
- 胶体与界面化学7重点.ppt VIP
- 【新教材】北师大版(2024)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乘除法的应用(二) 教案(表格式).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