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膨胀岩土的终判 对初判为膨胀土的地区,应计算土的膨胀变形量、收缩变形量和胀缩变形量,并划分胀缩等级。这些参数要靠勘察和试验得出。 (三) 试验 膨胀岩土的室内试验,除进行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测试外,还应测定自由膨胀率、一定压力下的膨胀率、收缩系数、测定膨胀力。 重要的和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场地,宜进行现场浸水载荷试验、剪切试验或旁压试验。对膨胀岩应进行黏土矿物成分、体积膨胀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各向异性的膨胀岩土,应测定其不同方向膨胀率、膨胀力和收缩系数。 三、膨胀岩土的岩土工程评价 (一)膨胀土场地分类 膨胀岩土场地,按地形地貌条件可分为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划为平坦场地: (1)地形坡度小于5o,且同一建筑物范围内局部高差小于1 m。 (2)地形坡度大于5o小于14o,与坡肩水平距离大于10 m的坡顶地带。 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应划为坡地场地。 (二) 膨胀潜势的分类及地基的胀缩等级 1.膨胀土膨胀潜势分类 根据自由膨胀率大小,膨胀土的膨胀潜势可划分为弱、中、强三类,如表4-10所示。 2.膨胀土地基的胀缩等级 根据膨胀土地基的胀缩变形量大小,将膨胀土地基的胀缩等级划分为三级,如表4-11所示。 表4-10 膨胀土的膨胀潜势分表 4-11 膨胀土地基的胀缩等级 自由膨胀率(%) 膨胀潜势 ? 胀缩变形量(mm) 级别 40≤δef<65 弱 ? 15≤Sc<35 Ⅰ 65≤δef <90 中 ? 35≤Sc<70 Ⅱ δef≥90 强 ? Sc≥70 Ⅲ 3.地基承载力 一级工程的地基承载力应采用浸水载荷试验方法确定;二级工程宜采用浸水载荷试验;三级工程可采用饱和状态下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计算或根据已有经验确定。 4.地基变形 可根按以下三种方法计算,即膨胀变形量计算、收缩变形量计算和胀缩变形量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可参照《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执行。 5.膨胀岩土的地基处理 可采用换土、砂石垫层、土性改良等方法,亦可采用桩或墩处理。 换土可采用非膨胀性材料或灰土,换土厚度可通过变形计算确定。采用桩基础时,其深度应达到胀缩活动区以下,且不小于设计地面下5 m,并需考虑因胀缩作用产生的土对桩的上拔力或负摩擦力的影响。 第九节 风化岩与残积土 风化岩是指岩土在风化营力作用下,使其结构、成分、性质等产生不同程度变异的岩石。岩石完全风化成土而未经搬运的称为残积土。 风化岩根据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 残积土的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矿物成分已全部改变并已风化成土状。 一、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勘察内容 (1)查明母岩。 (2)查明岩土的风化程度及不同风化带的埋深及厚度。 (3)查明岩脉和风化花岗岩中球状风化体的分布。 (4)查明岩土的均匀性、破碎带和软弱夹层分布。 (5)查明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地下水贮存条件。 二、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勘察工作 (一)勘探 (1)勘探点间距应取常规勘察中规定的小值。 (2)勘探点的布置除钻孔外,还应布置一定数量的探井。 (3)取样宜在探井中用双重管或三重管采取,每一风化带应不少于3组。 (二)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 (1)载荷试验,用于取得风化岩土的承载力及变形参数。 (2)标贯、动探、波速试验,用于区分风化岩与残积土和取得其强度、变形参数。 (3)室内试验,除按常规试验规定执行外,对相当于极软岩和极破碎的岩体,可按土工试验要求进行;对残积土必要时进行湿陷性和湿化试验。 (4)对花岗岩残积土,应测定其中细颗粒的天然含水量Wf、塑限WP和液限WL。 三、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岩土工程评价 (一)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划分 根据标准贯入试验指标、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剪切波速对风化岩与残积土区分开来。如表4-13。 表4-13 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区分 分 类 指 标 N (击) qu (kPa) Vs (m/s) 风化岩 强风化岩 N≥50 qu≥800 Vs≥350 全风化岩 30≤N<50 600≤qu<800 250≤Vs<350 残积土 N<30 qu<600 Vs<250 (二)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的确定 采用载荷试验确定。 有成熟地方经验时,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丙级的工程,可根据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资料,结合当地经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30全球商业气象服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练习+“千层面之爱”+传递全球温暖+课件.pptx VIP
-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解题方法提炼.pdf VIP
- Midea 美的 R22W01BW11SECN扫地机器人 说明书.pdf
- 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练习:爱心传递:善举循环的温暖故事+课件.pptx VIP
- 年产15万吨苯酚丙酮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 燃气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制度.docx VIP
- 内黄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2024版).docx VIP
- 高考英语复习读后续写练习:寒冬里的温暖与人性光辉+课件.pptx VIP
- 不收版面费的中文期刊(小木虫).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