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及其分类 学习的几种理论范型 学习理论新进展 高校学生学习的过程及特点 一 学习的界说 广义: 狭义: 有机体由后天获得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和行为倾向的变化(四方面理解) 动物/人类 后天经验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学习所获得的结果可以长时间地影响有机体 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 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知识、态度,校内校外) 特点: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 在教师指导下的“四有” 有些学习引起的变化并不是马上就表现出来的(艺术鉴赏) 学生的学习 二 学习的分类 学习的类型 学习的层次分类 加涅对学习层次的分类:由简到繁分为8层 p49 依据学习目标进行的分类(认知、情感和技能学习) 依据学习结果进行的分类(智能、认知、言语、动作、态度) 依据学习内容进行的分类(知识、技能(做事)、行为规范(做人))冯忠良 一 联结型学习理论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难题箱 “尝试-错误” 准备率(动机) 练习率 效果率 有了某种学习的心向进行学习时就会产生满意感 S→R联结形成后,若得到练习与应用这个联结就会增强 联结会因为满意而增强,不满意而削弱 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 第二节 学习的几种理论范型 p55 唾液分泌 食物 铃声 定向探索 US UR(CR) CS 第二节 学习的几种理论范型 p51-53 食物 中 枢 唾 液 铃声 铃声 中 枢 唾 液 灯光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强化 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事件 第二节 学习的几种理论范型 p60 应答行为: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 操作行为:不与任何刺激相联系,是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 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 学习的实质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加反应概率的手段 区别 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哦!!! 惩罚 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负强化 当排除一个跟随在操作反应之后讨 厌的刺激,并能提高这个反应的概率 正强化 当一个刺激跟随在一个操作反应之后,并能提高这个反应的概率 强 化 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强化方式的分类 连续式 间隔式 (即时强化) (延缓强化) 对某一次或某一阶段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 时间式 比率式 定时距式: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 变时距式;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变化的 定比率式:两者之间呈一定比率 变比率式:两者之间的比率是变化的 二 认知型学习理论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认知结构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或者说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不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或取消 (一)格式塔学派 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是对完整结构的组织,而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学习的过程是 而不是试误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学习者对问题情景的理解和组织常常是突然发生的 顿悟 陈 蒲 丽 主 讲 陈 蒲 丽 主 讲 * 第一章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学习目标 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相互关系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追溯(自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学校、家庭、社会教育) 教育心理学: 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广义 狭义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条件下的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一般规律 高等教育条件下的教师方面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高等学校师生交往系统和教育环境及其他方面的心理学问题 二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四大特点):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研究对象是-大学生 特色是“高”(高等、高级)、“专”(专门化、专业化) 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 教的比重下降,学的比重增加 教授法 指导法, 再现式 探求式 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特殊性 四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教育任务、对象、社会职能、地位作用和培养方式 三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界定问题(1,2章) 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3-7) 高校德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8-11) 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12) 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师资水平、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 科学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 20世纪初《教育心理学》1913 1、中国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人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