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8大环节高效教学模式)专题辅导讲义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课件(教师用书).ppt

聊城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8大环节高效教学模式)专题辅导讲义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课件(教师用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概括中国古代的幸福观的突出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 (3)根据材料概括西方社会幸福观的发展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能力。第(1)题古代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中西方的幸福观都是指在精神方面的满足。第(2)题现代社会中生产力水平高,人们的幸福观不仅体现在物质需求上,还体现在精神需求上。第(3)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共同之处:注重精神满足(或答忽视物质追求);重视道德修养。特点:家族的观念突出,主张个人幸福服从家族发展。原因:小农经济;宗法观念;儒家思想。 (2)中国: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国家和个人都陷入生存的危机(或民族危机严重);经济:小农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更多人要求个性解放。 西方: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经济: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的巨大发展;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解放人们的思想;享乐思想流行。 (3)发展趋势:古代:追求精神享受和道德境界(或答忽视物质享受);近代:追求物质享受(或答享乐主义流行);现代:在满足一定物质需求的条件下,注重个人社会价值的追求。 史学范式系列1:唯物史观与革命史观 一、唯物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 1.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说明借助古代的思想文化成果,“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说明其产生根源是经济根源。这一论断与文艺复兴运动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相吻合,故选C项。 21.(2011·天津文综·T32)“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 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 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 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材料信息看,该人主张自由和理性。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故选D。 22.(2011·江苏单科·T13)“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 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 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 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 想家的主张( )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材料体现了卢梭的人民主权的思想。 23.(2011·四川文综·T20)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 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 的主张有( ) ①个人自由 ②权利平等 ③联邦共和 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题干提供的材料体现的思想是自由、平等、主权在民,③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本题选B项。 【习题备用】 一、选择题 1.(2012·朝阳一模)东周时期(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 被称为社会制度嬗变、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共同的文化圈、经济圈形成期。下列史实与这一观点相关的是( ) A.中国疆域版图的最终确定期 B.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期 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期 D.中央集权国家模式的完善时期 【解析】选C。明清时期是中国疆域版图的最终确定期和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期,隋唐时期是中央集权国家模式的完善时期,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期,包括影响后世的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都已经形成。 2.(2012·苏州调研)“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C.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解析】选C。 《春秋》是儒家经典,“不知《春秋》,不能涉世”说明了儒家思想关注社会现实,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看不出,B项是道家研究的范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