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中药大黄作为中药材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材料,其化学成分和功效是非常值得中医学者进行研究。大黄的现代研究表明了大黄对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越来越多的复杂性疾病的病因病理被一一破译破解,成分研究已经从传统的蒽醌类和蒽酮类发展到二苯乙烯类、鞣质类和多糖类,药理作用的研究已经发展到抗肿瘤和保护心脑血管,这些研究为临床医疗服务提供了理论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大黄的概念、分类及作用,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大黄的现代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对大黄未来发展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大黄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泻下 炮制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2 大黄的概述 1
2.1大黄的概念 1
2.2大黄的分类 1
2.3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2
3 大黄的现代研究 2
3.1 大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2
3.1.1 蒽醌类 2
3.1.2 蒽酮类 2
3.1.3 二苯乙烯类 3
3.1.4 鞣质类 3
3.1.5 多糖类 3
3.1.6 其他成份 3
3.2 大黄的药理学研究 3
3.2.1 对肠胃有调节功能 3
3.2.2 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4
3.2.3 抗炎和抗病毒作用 4
3.3 大黄的其他作用研究 4
3.3.1抗肿瘤作用 4
3.3.2保肝利胆作用 4
3.3.3 其他药理作用 4
3.4 大黄的炮制方法研究 5
4 大黄的未来发展方向 5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后 记 8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合称。主要产于我国的西部,有野生也有栽培种植。稍有油性,气清香。大黄位居我国常用中药材的第十位,因此历来被中医药学者所重视,汉代《金匮玉函经》中有关于大黄的多种炮制方法及用途。最近几年有2007年出版的《大黄的现代研究》包括大黄应用历史沿革、大黄的药理作用及生物技术对大黄研究的应用等,总结了大黄现代的研究成果,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必备重要文献。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大黄在我国古代就已经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并一直使用至今,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大黄性味苦、寒,功效有泻热通肠、凉血解读、逐瘀痛经[1]。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对治疗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都有很显著的效果。
中医药学有别于其他学科,要想得出药材有哪些治疗效果,那必须先分析其含有哪些成分,哪些成分能够有效的治疗疾病,通过何种方法可以将这些有效成分分离出来,而不被破坏掉,这是历来中医药学者研究药材的模式。因此,本文对大黄的现代研究主要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炮制方法探索。
2 大黄的概述
2.1大黄的概念
大黄(Rheum palmatum L.),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Rheum)。别称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川军,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合称,是一种很有名的中药材,一般从粗短的根茎种植[2]。大黄长有三角形的大叶,叶柄很肥厚。花形比较细小,能够聚集成花序,颜色从绿白色到玫瑰红色。在我国,通常“大黄”指的是马蹄大黄;但在欧洲及中东,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
2.2大黄的分类
我国有大黄45个品种和2个亚种,但载入《药典》并且药用的只有3种。即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干燥的根和根茎。
这三种大黄是按照种植的地理位置不同,分为南大黄和北大黄;其中:药用大黄是南大黄,种植在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方。北大黄是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主要种植在我国的青海、甘肃等地方。另外还有一种小大黄,蓼科大黄属植物,为双子叶植物药蓼科植物小大黄的全草。多年生小草本。分布于西藏、青海。大黄还有生大黄和熟大黄,其药理作用也不尽相同。
2.3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非常突出的[1]。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大黄能有效抑制肠内水分的吸收,增加肠的蠕动,并且还能够促进排便。
4.除了上述几个大黄的主要作用,大黄还有止血、保护肝、降低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还能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