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道湿化不足的危害 痰液粘稠,痰痂形成,易堵塞气道 体内的水分大量丢失 纤毛运动障碍 引起和加重炎症 降低肺的顺应性  冷凝水的处理 冷凝水产生的量:20-40ml/h,培养:细菌2*105cfu/ml 正确收集  冷凝水的危害 1、增加气道阻力 2、灌肺、窒息 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4、环境污染 人工气道湿化并发症 黏膜损伤 呼吸道继发感染?  窒息和淹溺?  支气管痉挛?  肺水肿? 其他? 三、气道内分泌物的清除 导管吸痰  ①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软硬适度,吸痰管外径为插管内径的2/3~   1/2. ②操作前洗手,右手戴手套,专管吸引操作。  ③痰管未插放好时,不可开启吸引器。如吸引器已开启,则应将吸痰管   折叠或捏闭,否则因有负压存在,插入吸痰管时易损伤气管黏膜而导致   出血,并可因肺泡内气体过度吸出而引起严重缺氧及肺不张。 ④吸引前,先提高给予病人的FiO2及通气,提高肺泡氧储备,预防吸痰   时的低氧血症的发生,在病人吸气的同时,向气管内注入1ml灭菌生   理盐水,后接复苏囊,纯氧通气5~8次。 导管吸痰  ⑤插入吸引管的深度以不能继续顺利进入为度,注意必须大于气      管导管长度,以免导管远端堵塞。  ⑥吸痰时的体位,平卧或侧卧位 。 ⑦吸引负压和时间 。  ⑧吸引后再接复苏囊加压供氧5~8个呼吸周期,按需要重复吸引。 ⑨同步心电监护,若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及发绀者,即停止操           作,予复苏囊加压供氧或接回机械通气,严密观察和积极处理。  ⑩记录分泌物量、色泽、粘稠度及操作时的病情变化。     四、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1) 喉损伤:最为常见,多为喉水肿。 原因:粗暴、导管过粗、导管材料、留置时间、躁动、感染 症状: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 处理: 地塞米松0.5-1mg/kg/d或氢化可的松8-10mg/kg/d,静滴1-3天。 局部雾化:地塞米松1mg+氢大霉素2万u+注射用水20ml,q4-6h,每次20min,直至症状消失。 严重喉梗阻者插管(小一号),争取24-48h拔管。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2) 气管损伤: 原因:导管过粗、插入过深、气囊充气过度、吸痰管过硬、负压过大 预后:局部如有疤痕形成可致狭窄 气管或食道穿孔:纵隔气肿、气胸——死亡 原因:初学者动作粗糙 诊断:皮下气肿、hamman征 处理:胸腔闭式引流,颈部、纵隔切开引流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3) 杓状软骨脱位:发生率为 0.6-1.37% 原因:1. 咽喉部肌肉薄弱软骨关节之间连接牢固性差。2. 插管用力不当或导管过粗。 症状:声音嘶哑,进食呛咳,喉镜检查可见杓状软骨移位,活动受限,声带不能闭合,发声时声门有裂隙。 处理:先以1:20 万肾上腺素喷雾,肿胀消退后,在表面麻醉下,用园钝的金属棒或棉签施压于脱位的杓状软骨,进行复位。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4) 堵管: 原因:痰、导管扭曲打折、导管被咬、套囊脱落。 症状:呼吸困难、缺氧加重、烦躁、两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处理:完全堵管及套囊脱落时,及时拔管,更换导管。 预防:吸入气湿化、定时拍背、吸痰管过导管。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5) 脱管 原因:固定不牢,患儿躁动。 处理:视情况重新插管或先按拔管处理,密切观察。 继发下呼吸道感染: 原因:加温、加湿、“净化”作用消失,纤毛运动减弱,无菌操作不严格,消毒不彻底。 处理:抗菌素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6) 肺不张: 原因:分泌物堵塞,导管插入过深。 处理:吸引。 预防:拍背、吸痰、体位引流、吸入气湿化。 其它:鼻翼、鼻中隔受压造成糜烂坏死;损伤牙齿、咽、喉,引起出血;插管时引起呼吸心跳骤停、喉痉挛、呕吐等。 五、拔管 拔管指征  自主呼吸恢复,有足够通气量。 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减少,或分泌物虽多但咳嗽有力、吞咽反射恢复。 循环功能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稳定。 机体营养状况改善(早产儿尤需注意)。 血气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接近正常,吸人氧浓度小于0.5时动脉血氧分压大于6.65KPa(50mmHg)。 降低机械通气条件如压力、潮气量等,患儿耐受良好。  保持静脉开放。 拔管前半小时,静脉滴人氢化可的松5mg/kg或地塞米松0.5mg/kg 拔管前4小时内,停用肌松剂、镇静剂;拔管前应吸出胃内容物。 准备好再插管的用具。 充分吸引气管及鼻咽腔分泌物 带机5-10分钟,在吸气末拔除插管, 拔管后根据病情给予不同的吸氧方式 并听诊检查患儿双肺通气情况,若患儿舌后坠,应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拔管前的准备及拔管操作  ①肩背垫软枕,保持气道通畅, ②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减少对患儿的刺激。 ③湿化或雾化给氧12~24小时以上。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不同的给氧方式, 婴幼儿、帯机时间长的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东胜区妇幼保健院护士招聘笔试高频试题摘选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年河北水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运行管理人员8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成人经膀胱腹内压测量的最佳证据总结PPT.pptx VIP
- 体质 体质学说的应用.ppt VIP
- 2023年东胜区人民医院护士招聘笔试高频试题摘选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年河北水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运行管理人员8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机动车查验工作规范(试行).pdf VIP
- 个人简历模板表格简历模板免费下载.docx VIP
- 电大高级财务会计历年来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拼多多持平投产比计算公式(1).xls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