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衡汑赵氏源流考
赵毅
zhaoyibs@163.com
据衡汑赵氏家谱记载,衡汑赵氏是赵孟頫的后人,且几乎每代都有详细记录,言之凿凿,令后人不能不信。但在考证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疑点,有待澄清。本文的目的是正本清源,还原历史真相。其中关键人物是始迁祖赵榜,搞清楚他和赵孟頫的关系,则不但我衡汑赵氏的历史清楚了,而且对赵孟頫后代的研究也是一个突破。
一、衡汑赵氏跟赵孟頫的关系
首先,衡汑赵氏家谱有浙谱世系图,清楚标明赵孟頫跟赵榜的关系是:孟頫-赵雍-宜言-榜,榜即是衡汑赵氏一世祖。
另外,还有如下文字:榜字殿先,号南墀,文林郎,行详府志,元至顺元年庚午八月初三日戌时生,享年76岁,明永乐四年丙戌二月十一辰时卒,葬十四都千户荡屯所屋后金盆形卯山酉向有图。公讳榜殿先其字也,世居浙江钱塘县,父讳宜言改箴言字铭彤,元末贡元,明洪武七年甲寅简任江西建昌府别驾擢升饶州府太守(明时官制应是知府),母袁太恭人,生子四,长讳高字步际,明初进士官至刺史(明时无刺史),子孙归钱塘故里;次讳标,字阁臣,三讳金字丽生,俱明初廪膳生,子孙均入籍饶州府浮梁县北乡高陂。公居季,明初孝廉,明洪武丙子特简湖南长沙府湘潭县知县,两任八载,永乐甲申致仕遂入籍邑之十四都原系九十二都千户荡八甲汤承户新立户名赵言,越四世迁居衡汑,七世开户四大房,服畴饱德,衣税食租,继续绳绳,皆公之福泽绵延所致。
这些记载,简直是言之凿凿,不容怀疑。
二、衡汑谱中的疑点
2.1 衡汑谱中提到了榜公于洪武丙子年(1396年)开始担任了两任湘潭县令,可通过查阅湘潭县志,在这一期间并无赵姓县令或类似级别的官员(如县丞),因此产生了疑问。宗亲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种种假设,甚至牵扯到建文帝。本人认为,榜公的来历是可信的,不存在伪托之嫌,只是其官职以讹传讹导致的错误,其实,八世祖允端于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的原谱序中,只提到了“始祖来自宦游,乃入籍于莅任之地”,因此关于这点,我们去伪存真,回归到这点即可。
2.2 始祖榜公与赵孟頫(文敏公)的关系
谱中,从原谱序到四修序,都提到了衡汑赵氏是文敏公的后裔,并有浙谱为证。但由于文敏公到榜公这一段历史正是华夏沦陷的年代,战乱不断,即便显赫如文敏公,其后人也多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明清修的家谱中,伪托名人的现象并不少见,衡汑谱是不是也是伪托的呢?但幸亏只有四代,且有一些历史文献可查。本文正是要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梳理出真相来,正本清源,给后人一个交代。
三、衡汑谱中浙谱的来历
衡汑谱中的浙谱是十五世祖钟汉公历经千辛万苦得到的,关于这段经历,钟汉公在纂修序中是这样记录的:“。。。,文敏公以上,惟老谱在浙,可溯远源。己巳春,携二男鸑往浙道,由江西,近访宗支至浮梁北乡高碑,被族长非武中道而阻,惟与该族腾彩、汉蔚订甲戌偕往,后奈斧资维艰,未能践约,至今寤寐耿耿讵意。今秋中元前二日,南昌奉新县蓝田宗人名芳,字兰若,康熙丁丑生,庚子庠生,偕侄名开,賷浙江老谱详载宋室玉谍来家,浣手捧读快观,文敏一脉前后,源远流长,罔不备悉,幸何如之。适当汉纂修宗谱,乃敬录其源流序,宗室表,源流引三篇胪于卷首,并录其秦王位下世系垂丝图及同宗之约。略可纪者,金陵之句容,浙之嘉湖,常之江阴,镇之大港,宁之泾县;近则南昌之白塘,南丰之滩园,临川之王陂,西园高安,塔前进贤,流溪臧山,酆城之白土,奉新之洪塘,新淦之濠上,新昌之普里花桥,皆一脉源流之确鉴者也。俾后人有志寻源者既明百世之本支,且知各处之宗派自有真而不容混云。乾隆三十六年。”
由此看来,衡汑谱中所载浙谱,绝非道听途说或者由谱匠臆造而来,可信度较高,如果能从别处的谱中得到印证,则就毫无疑问了。
四、赵孟頫赵昶墓志铭
故通斋处士赵公墓志铭
维永乐十五年丁酉冬十月二十二日,处士天水赵公以疾终于正寝,春秋五十有四。以已亥十二月二十二日葬于德清东衡山之原,附于祖茔之域,从治命也。呜呼,公之曾大父孟頫,故元翰林学士承旨,赠荣禄大夫,江浙等处中书省平章政事,进魏国公,诣文敏。妣管氏,赠魏国夫人。大父雍故元奉议大夫,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妣刘氏,封归安县君。父麟,故元太学生,会试第二名,承事郎,江浙中书省检校官。季世丧乱,去职闲居东安闾中。大明混一区寓,召天下贤良若干赴京师,上问:朕何以得天下,元何以失天下?众皆愕然。麟生色曰:一主得天下,一主失天下,从古然也。上善其对,擢省台御史。旋出为莒州知州。殁于仕途莒州沂邑北柏家坪。公奉母命护柩还葬德清先垄之下。妣苏氏,生公以至正甲辰五月二十三日。呜呼,公讳 昶,字叔通,姓赵氏。其先八世祖秀安僖王子偁,盖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赐第湖州,子孙遂世居焉。公才华若干,天资明敏,敦行孝娣,距垄左半舍,近三茅山徐姓士?字者,故元江宁提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