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超市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从公共经济学角度出发对食品安全的性质作出了分析,随后对超市食品安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做了实证描述,最后从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三个角度提出了解决当前超市食品安全问题的途径和思路。
关键词:食品安全;经验品;外部性;公共经济学
食品安全的概念和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食品的充足供应,即解决人类的贫穷、饥饿,保证人人有饭吃;二是食品的安全与营养,即人类摄入的食品不含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污染物,无毒、无害,并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本文的食品安全仅限为第二种概念,即食品的卫生安全。
一、食品安全要素的品质特征
(一) 食品安全与商品性质
按消费者获得商品信息的途径,尼尔逊将商品分为三类: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搜寻品是指购买前消费者已掌握充分的信息,经验品是指只有购买后才能判断其质量的商品,信用商品是指购买后也不能判断其品质的商品。按此分类,食品安全要素的品质特征既是经验品(如产品的鲜嫩程度、汁的多寡、香味、口感、味道等方面的特征)又是信用品(如有关食品中是否含有抗生素、激素、农药残留及其量等方面的特征)。对于经验品,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缺乏良好
的质量信息,但消费者在购买后能认识到的产品质量特性或通过长期购买所形成的经验能判断出其质量和安全。对于食品的信用特性,即当食品质量涉及到化学结构、化学毒素残留或微生物时,因消费者无法判断,使生产者很难建立质量声誉,食品市场甚至会出现劣货(低质量、低成本)驱逐良货(高质量、高成本)现象。这需要由足够令消费者信任的第三方介入市场,通过设计出一些管制性的干涉和第三方独立的质量见证如。质量认证、标签管理等,有效地将信用品转换成经验品,来保证生产者向外界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食品安全与产业性质
公共产品主要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物品。具体说来其公共产品属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1)食品安全中的外部性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中存在的外部性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食品市场上的正规厂商对消费者和非正规厂商产生的正的外部性:正规的厂商生产并出售合乎标准的食品,对于消费者而言不仅仅解决了消费者食用的问题,还给消费者带来了食品消费的满足感和食品卫生的安全感;同时,由于正规厂商的优质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消费者去购买同类但却是伪劣的产品,结果给非正规厂商带来了收益,这样正规的厂商对于非正规厂商的正外部性就产生了。另一方面非正规厂商对于消费者和正规厂商则产生负的外部性,情况则相反。结果是如果仅仅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不法的食品供应人或厂商的行为可以损害他方,而无须考虑招致损害的机会成本,同时还可以得到正规厂商带来的边际收益。正规厂商的情形则相反,因此价格机制失灵。
(2)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市场交易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于食品品质信息的掌握量是不相同的。由于食品种类繁多,其品质的差异性极大,因此,商标、品牌的不同也不能完全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且相对于价格而言,消费者去获得这些信息的成本过高。另外,一些熟食或饭菜等食品受各方面不稳定因素(如火候、配料的量或细菌感染等)的影响,其
品质在日常中也有发生变化的可能,这就更加加重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因此,依靠市场(包括由咨询商等构成的一级市场)来解决是不可行的。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这些市场失灵因素的存在,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不够的,需要政府的参与。按照公共经济学的原理,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物品应当由政府提供,或者由第三方组织来提供。
二、超市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0年《中国超市食品安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市是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主要渠道,食品安全是消费者选择超市的最主要原因。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主流媒体上报道的2005年超市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进行计数
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按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图1表明2011年每月食品安全问题报道数量的比例变化,从全年看,呈整体上升趋势。3月受“3.15”影响成为春节后的一个小高潮;由于天气的变化,6月的食品腐败问题频频曝光;而9月的中秋节和国庆节,达到了当年食品安全问题报道的高峰,占全年报道总量的25%。10月超市食品安全问题报道量回落,但是还没结束的保鲜膜事件告诉我们,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要从数量上看,更要看到它的危害和影响。
(二)按报道的性质分为宣传性报道和问题性报道
宣传性报道来自记者调查或企业内部发布的消息。问题报道主要来自两方面: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和相关职能部门查处的问题。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集中在食品变质、有杂物异物、捆绑赠品过期、商品过期等;相关部门针对于超市进行抽查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标签不符、添加剂超标等。标签不符中缺斤少两占包装食品问题的近一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