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淅河二中2013-2014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老师的话:亲爱的同学们,七年级的航程已过大半,同学们的收获一定颇丰。现在,就请拿出你的笔,认真思考,细心答题,秀出你的风采!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6分) 1、把下面句子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里。(3分)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确凿záo 骊lí歌 亘gèn古 鲜xián为人知 B .收敛liǎn 叮嘱zhǔ 彷páng徨 锲qiè而不舍 C.蝉蜕tuō 讪shàn笑 踌chóu躇 气冲斗dòu牛 D.强qiáng迫 炽zhì痛 磐pán石 迥jiǒng乎不同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马革裹尸 妇儒皆知 力挽狂澜  锋芒必露 B.慷慨淋漓 一拍即和  家喻户晓  来势凶凶 C.鞠躬尽瘁 沥尽心血  锲而不舍 迥然不同 D.人声鼎沸 回环屈折  兴高采烈  一泄万里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汶川地震发生后,志愿者们纷纷前往救援,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B.这栋百年老屋已是破败不堪,人迹罕至。 C.他头脑里是杂乱无章的,无法冷静地思考问题。 D.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严词拒绝,气冲斗牛!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6、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B.山路崎岖,很不好走,可我不相信自己还走不过这个背着三十多斤东西的山村女孩子(她才只有十四岁)。 C.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与会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D.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7、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野草》,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伤仲永》的作者是北宋王安石,文章告诉了我们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名歌。 D.《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历史。 8、某班正在组织《童年》的阅读交流活动,请完成下列交流内容:(4分) ①《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 (作家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1分) ②请简要介绍《童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50字左右。(3分) 9、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5分) 【古之黄河】 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1分) 【近之黄河】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2分)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 【今之黄河】 2013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分) ??????????????????????????????????????????????????????????????????????????????

文档评论(0)

tu062818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