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块十一:融资担保实务问题的法律分析
毡婆嘛廓惮搁簿清晨拖按拿男克郭硫眉茫才膏侗替之壹屏罪淬芥食尹聋也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
主要内容
一、融资担保业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如何解决
(一)融资担保业务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二)在办理融资担保业务时应当特别注意的法律规定
(三)融资担保业务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及法律风险的控制
二、融资担保公司需要特别关注的合规性问题
(一)非法集资相关法律问题
(二)民间借贷相关法律问题
(三)企业借贷相关法律问题
肆魂凶殊揣硷藐烂瑟遇终碗骤倔母勾窖壁舀漫思桅肯贵闲嚼锄巩任笑戈否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
一、融资担保业务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一)保证人主体资格问题
(二)保证责任的免除
(三)不动产抵押登记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四)地随房走或者房随地走对行使抵押权的影响
(五)融资担保的登记机构
(六)反担保合同中签名的效力
勋狞挽谜婶膏镶捞耐场增的货芭喝霄戴腹赘谍伴瞬驼决陈沛瞬狰赚孙蝎坏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
并非所有的主体都有资格成为保证人。
这一问题,《担保法》、《公司法》、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都有规定,比较原则,也比较零散,概括来说:
首先,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具有代为清偿能力。
其次,对法人担任保证人作了限制性规定
再次,对其他组织担任保证人有条件的赋予保证主体资格。
注: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
唇乞卯赂姜篆根涉农荐窑各缀获蔷孵梦彩淄柳蛹镭冯胎铭讳心建齿硬亿剩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
常见的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主体
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国家机关
以公益为目的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
精神病患者、年幼的小孩
党委、政协、政府
学校、医院、科技馆
分公司、代表处、企业财务部
诈叔页庭誓弊绍捅贫拒疤倡叠玖雀埠膳湿叠芳父采介潦糟绍工疤籽球亚燎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
法律依据
担保法第8条:
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担保法第9条: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担保法第10条: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担保法解释第16条:
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如无其他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其所签定的保证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
艰辗周敝报黎窟蚊坯栗壬必砍簇谰蚂修地写录失前雀怖隙槛仔象吐谊潘跺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
特别注意几类保证主体:
村委会:基层群众组织
供销社: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在对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请示的答复中,对此予以了明确:依据国发《1999》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解决当前供销合作社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在性质、组织、经费方面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还承担国家委托的政策性业务。不能作为保证人。
自来水公司:虽然有公益性质,但仍然是企业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区分对待
邵真虐帕镰乖羊赚撮斜紫屑腋姨解蔚则毗伎羡庶民欢彬挎疏数酮修一缉扮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
(二)保证责任的免除
根据《担保法》,下列情形保证人不再承担民事责任
1、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第30条) 2、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第30条) 3、因主合同内容变更而免责(第23、24条)
4、因超过保证期限而免责
荆牲烬央直蘑丙踪羹迟薄气瞪忿滦钾皱霉铅排择贤落诧识步着堂落音媳教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融资担保实务问题法律分析
3、因主合同内容变更而免责
《担保法》第23条 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实践中应注意:
1、债务转移必须合法有效
2、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了部分债务,未经保证人同意,保证人对已转移部分债务可不承担责任。
3、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保证期限应从新计算。 第24条 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吟簿缅帛骡瞬俯虑柯椎痢钦爆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