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事戏曲 茶与戏曲渊源很深,茶圣陆羽就有过一段演戏、编剧的经历。据陆羽的《陆文学自传》记载:说陆羽“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说陆羽当年不愿出嫁从佛,卷起衣被,投身戏班,不但编写了滑稽戏《谑谈》三篇,而且亲自参加演出,还耍弄木偶,演做假官,做了藏珠之戏。可惜这些剧作,未能长留人间。中国茶事戏曲 至于以茶为题材,或情节与茶有关的戏剧更是数不胜数。这里将专门事茶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戏剧节目,阐述如下。1、《水浒记?借茶》明代计自昌(生卒年不详)编剧。内容是写张三郎隅遇县衙押司宋江之妾阎婆惜,先是借茶调戏,继而上门饮茶,后勾搭成奸,最终被宋江杀死的情节。2、《玉簪记?茶叙》 明代高濂(生卒年不详)编剧。内容是写才子潘必正与陈娇莲从小指腹联姻,后因金兵南侵而分离。陈娇莲进女贞观改名妙常,潘必正投金陵姑母处安身,后在女贞观与妙常相见。一天,妙常煮茗问香,相邀潘必正谈话。在禅舍里,二人品茗叙情。妙常有言道:“一炷清香,一盏茶,尘心原不染仙家。可怜今夜凄凉月,偏向离人窗外斜。”在此,潘、陈以清茶叙谊,倾注离人情怀。3、《凤鸣记?吃茶》 相传系明代王世贞(公元1529—1590年)编剧。全剧写权臣严嵩杀害忠良夏言、曾铣。杨继盛痛斥严嵩有五奸十大罪状而遭惨戮。《吃茶》一出写的是杨继盛访问附势趋权的赵文华,在奉茶、吃茶之机,借题发挥,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其中有杨、赵的一段对白。赵曰:“杨先生,这茶是严东楼(注:严嵩之子)见惠的,如何?”杨答:“茶便好,就是不香!”赵曰:“茶便不香,倒有滋味。”杨答:“恐怕这滋味不久远!”这种含蓄的对话,使吃茶的涵义得到进一步扩展,更有回味。4、《四婵娟?斗茗》 清代洪昇(公元1645—1704年)编剧。斗茗为《四婵娟》之一,写的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每饭罢,归来坐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的斗茶故事,描写了李清照的富有文学艺术情趣的家庭生活。文章由/山东特产、河北特产、名优特产、地方特产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5、《茶馆》 现代老舍(公元1899—1966年)编剧。该剧通过写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裕泰”茶馆。在清代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盘踞时期和国民党政府崩溃前夕,在茶馆里发生的各种人物的遭遇,以及他们最终的命运,揭露了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文章由/山东特产、河北特产、名优特产、地方特产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hanks文章由/山东特产、河北特产、名优特产/、/地方/特产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