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自考.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散文的风格主要是(  ) A、沉郁凝敛,峭拔竣洁   B、委婉纡徐,流丽顺畅 C、行云流水,姿态横生   D、雄伟奇崛,自由奔放 文学史上“三苏”并称,这是着眼于什么体裁?(  )  A、散文   B小说 C、诗歌     D、词 《前赤壁赋》作于(   ) A 黄州  B杭州  C徐州   D 密州 《前赤壁赋》在体制上属于(  ) A 文赋  B俗赋  C 散体赋  D 诗体赋 * * 【作者简介 】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人。北宋中、 晚期著名文学家。开北宋豪放词风。一生才气纵横,诗、词、文、 书法都有很高造诣。“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 称为“苏、辛”;“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 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作品有《苏东坡集》、词有《东坡乐 府》。 苏轼坎坷的一生。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 也是一次有名的莫须有之狱。苏轼出身卑贱,却能以才华横溢而得 到宋神宗的赏识,成为当时文坛大学士,引起了许多贵族文人(李 定、舒亶、沈括、王王圭)的不满。再加上苏轼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引起了身居要职的许多官员的不满,于是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中找罪 证,用牵强附会的手法指控苏轼有谋反之心。苏轼因而被逮捕,差 点遭受杀害。后经朋友多方营救,被贬谪黄州,亲自躬耕与东边的 山坡上,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因此号苏东坡。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苏轼在黄州生活的 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 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 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 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黄州 生活使苏轼的思 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观察问题变得比较通达,在一种 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 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 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 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 称为“乌台诗案”。 ??????? “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 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 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 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 为黄州团练。 ????????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 小民。” ??????? 句中“其”为自称,他以自己同“新进”相对,说自己不“生事”,就 是暗示“新进”人物“生事”。御史台里的“新进”们。六月,监察御史何 大正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给苏轼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 大”的帽子。明明是苏轼在讽刺他们,而他们反说苏轼愚弄朝廷。 偷梁换柱正是小人们的惯技。这里还有一点背景,王安石变法期间, 保守派和变法派斗争激烈,两派领袖分别是两位丞相司马光和王安 石,因前者给后者的长信中有“生事”二字,于是“生事”成了攻击变法 的习惯用语;“新进”则是苏轼对王安石引荐的新人的贬称,他曾在 《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 成之效”,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后来正是 曾拥护过王安石的“巧进之士”吕惠卿把王安石出卖了,使其罢相。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本文作于苏轼贬官黄州时。作者以夜游赤壁为题材,抒发了内 心活动的起伏变化--由乐而悲、由悲而喜,既流露出贬官后的失意 和苦闷,又表现了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胸襟。风、月、水三 字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作者以此来写景、抒情与议论,因景生情, 又由情而借景寓理,融景、情、理于一炉。   文章用韵疏密相间,骈散结合,而又归于自然畅达,典型地表 现了苏轼散文的风格特点。 两个赤壁 三国周瑜大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在长江南岸; 苏轼所游的黄州赤壁其实是赤鼻矶。 赋分五层: 第一层,用秀丽的字句、简明而富有特征的笔法,写出了时间和自 然风光,使人如置身在画图中。“徘徊”二字写满月极妙。 第二层,写游人饮酒放歌。 第三层,由上文呜咽的箫声引出思古的幽情,从对风景的描写引出 对人生、对宇宙的思考,情节发展得极为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