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 文 汉 学 书 目
【日】石田干之助撰 甘慧杰 译 马 军 校注
(一)
从事汉学研究的一些朋友,经常问我这样的问题:“在该领域应该看些什么书?”“迄今为止出了哪些书?”虽然我的知识极为有限,但也许多少会对回答这些问题起一点作用。其实,在汉学研究上,我们都有某种窍门,本文只不过是把它们稍稍加工,转达给读者罢了。在某些地方,就我记忆所至,立即能使读者分享到这种诀窍,但记忆也须有基础。我虽很乐意回答这些问题,但还是建议大家事先了解一些相关的参考书。受本杂志编辑部的委托,要求我介绍一些,本人不顾才识浅陋,挑选了三、四种。这里只选择能够立即回答一般问题的参考书。另外,用中文写的论考以及我国学者的关于日文文籍的书目暂且不谈,只谈受到关注最多的欧文文献书目。
(二)
收罗了自古以来所有关于中国事物的欧文论著,此类目录书中,首先必须列举的是:高第(H.Cordier)的《中国书目》(Bibliotheca Sinica. 5vols. Paris, 1904—1924)。研究中国的学者几乎无人不知这部名著,因此大概没有再作解说的必要。这是被称为“文献通”的高氏集毕生心血的大作之一,是一部卷帙浩繁的书目,与《印度支那书目》(Bibliotheca Indosinica)及《日本书目》(Bibliotheca Japonica)堪称姐妹篇。此书有初版和二版,这里我们不谈初版,只谈二版。第一卷到第四卷是从15世纪后半叶到1908年之间用欧文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文献总目录,它在原则上只收录已经出版的文献,省却了未刊的抄本,但在必要时也做些列举。单行本包含于丛书之中,杂志中登载的记事、论文皆被收入其内,甚至象小册子之类非常单一的东西也尽量做到网罗无遗。第五卷是1909至1923年间出版的关于中国的欧文文籍书目,相当于对前四卷的补遗。此书预定收录到1920年为止,实际上由于出版被拖了一些时间,所以包含了到1923年为止的刊本,而且对前四卷中遗漏的1909年以前的论著,也尽量加以补齐。此外,对曾经著录的书籍中一些记述不完整的地方,也重新著录,以求其完整。整个五卷,副题为Dictionnaire bibliographique des ouvrages relatifs a l`Empire chinois。此书实际上是西方关于中国研究的一部大型总揽书。它摘录的论考大约有一万多项,自出版以来,东西方的研究者从中获益无穷。前四卷与补遗一卷几乎以同样的方式分类,共分为五大部:第一部是〈中国本部〉、第二部是〈在中国的外国人〉、第三部是〈外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第四部是〈在外国的中国人〉、第五部是〈中国的外藩〉。在这五大部之下又作了进一步的细分,以下将略作说明。第一部〈中国本部〉以18省地区及汉民族、汉文化的诸多论著为主,也收录了包括藩部在内的政治上的“中华帝国”和“中华民国”全部疆域的书籍。在这一门里,分了14个纲,即:1、概说书。2、地理。3、名称(中国之名称)。4、民族。5、气候、气象。6、动物、植物、矿物、地质。7、人口。8、政治。9、法制。10、历史(含传记和考古学)。11、宗教。12、学问、美术及诸技术(这里包含了农业、工业、陆海军,这些应当另外开立“经济”、“军事”等门类)。13、语言、文学。14、风俗习惯。以上各纲再一级一级细分下去。第二部首先以1、外国人关于中国的知识为标题,几乎网罗了自古以来传播到欧洲及阿拉伯、波斯、亚美尼亚等西亚诸国关于中国的见闻,以及以此为研究对象的,有关东西交通史的欧洲乃至西亚方面的资料。此外,还收录了西人中国旅行记的一部分(一部分被收录于第一部的概说书和地理两个纲内)。2、商业。3、开埠与外国贸易。以各个港市为别再细分下去。第三部同样是中国的对外关系,但这里主要记录了与欧美各国的政治、外交关系的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论著,以国别列举出来。第四部是:1、中国人关于外国的知识。2、旅行记、出使记。3、移民。下设三个纲,第一纲是第二纲的概论,第二纲收录了法显、玄奘、义净等取经僧人的纪行和中国使者到藩部乃至中亚、西亚、印度、南洋的见闻以及与之有关的研究。第五部列举了有关藩部(即蒙古、满洲、新疆、西藏、朝鲜、琉球)的文献,但把满洲作为藩部,稍显不妥,而琉球、朝鲜、满洲等地近年来已不是中国的藩部,这也无须多说了。但藩部时代曾经延续了很长时期,也许是为了方便才这样分类的,因此不必对此做进一步的批评。
实际上,这种分类方法从以书籍为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是极为实用和便利的,但在理论上还存在着相当的推敲余地。熟悉普通图书分类法的人对此书的应用也许会稍感不便,但如果习惯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