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间富贵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是人间富贵花”   摘 要:纳兰容若出身高贵,却写出了与其身份极不符合的凄清婉丽的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归纳到个人因素和时代因素两个大的框架内,可以说纳兰词独特风格的形成是这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纳兰容若;凄清婉丽;爱情;友情;志向;时代   八旗铁骑像一股强劲的北风,吹过了山海关,迅速扫遍了整个中国的落叶。妄自尊大的汉人们再次被自己视为蛮夷的人所征服,一切都变得这么快,让人不可?接,高傲的文人士大夫圈里一股感伤、悲嗟的气氛弥漫得像浓雾一样。可就在遥远的北京城,一颗夺目的满族文曲星正在冉冉升起,他的光芒足以使这些汉人文士们黯然失色,他就是纳兰容若。   出身贵族,少年科第,然而这位相门公子的文字却愁绪绵绵,婉丽凄清。有人曾做过这样的一个统计:在纳兰容若现存的三百多首词里,“愁”字出现了九十次,“泪”字用了六十五次,“恨”字使用了三十九次,其它如“断肠”、“伤心”、“惆怅”、“憔悴”、“凄凉”等字句更是触目皆是。按他自己的话说,他是“斗鸡人拨佛前灯”,在滚滚红尘中寻找残月西风,衰草枯杨。纳兰的好友顾贞观长叹一声说:“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   纳兰的一生只有三十一年,英年早逝,本身就使人们对他产生了无限的哀惋,更不堪那些缠绵凄切的词句了。长久以来,人们对他的词风的成因做了多方面的分析,作家的创作总是受到个人因素和时代因素双重影响和制约的,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做些深入的探讨。   一、个人因素   (1).爱情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这阙催人泪下的《金缕曲.亡妇忌日》是写给他的妻子卢氏的。她和容若结婚时年方十八岁,“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夫妻二人恩恩爱爱,感情甚笃。“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可见新婚生活的美好日子里纳兰是多幸福,可惜的是由于工作需要,他常常入值宫禁或随皇帝南巡北狩,这对少年夫妻聚少离多,纳兰只好把万千情丝都倾泻在词章里。奈何这样甜美的生活只持续了三年,卢氏就因难产而亡,留下纳兰一人在那“亡妇忌日”独自伤怀。而且从此以后“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无论是亡妻的生辰忌日,或者是词人身在家园塞上,始终没有停止他的哀吟挽歌。   青年男女的爱恋本就美丽而又脆弱,任何一点的触发都能引起双方无限缠绵的愁思,更何况纳兰这样一个忠情而又敏感的才子了。   (2)友情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这阙充满着愤懑之气的《金缕曲.赠梁汾》作于康熙十五年,当时纳兰以贵介公子和皇帝近侍的身份与沉居下僚的顾贞观相识,不仅相见恨晚,成为交契笃深的挚友,且对其不幸遭遇深表同情。   纳兰容若没有像同族的其它子弟一样,一味地排斥汉人的东西,却以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对诗词歌赋和经史子集进行了如饥似渴地学习。他礼贤下士,和一些汉族文士一起学习和钻研经史,“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徐乾学《墓志铭》),这些“落落难合”不肯落俗的人,多为饱经了忧患的江南文人。   在纳兰性德生活的三十一年间,清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惩处江南汉族士绅的案件不胜枚举。例如公元1657年,清廷以顺天、江南等地的科举考试舞弊为借口,对汉族官僚地主阶级进行了大规模的压制。涉案的主考官、考官、举人被处以斩、绞和流徙,江南名士吴兆骞就在被流放之列,从而和纳兰之间演绎了一场“生馆死殡”的佳话。   一段馨香的佳话,昭显了容若是一个多么重情重意的人。吴兆骞的不幸遭遇终以“生入玉门关”做结,但这件事却给了纳兰电笞一样的刺激,他在《简梁汾时为吴汉槎作归计》中写道,“歌与哭,任猜何意。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写的如此沉重,深刻地表现了纳兰既同情吴兆骞,又厌恨使人无端受害的社会现实的心理,现状必须改变,但又知道无能为力,只能牢骚满腹,用诗歌发泄其不平之气了。   (3)志向   也许在外人看来纳兰年少登第,又有一个权势炙热的父亲,且成了皇上的御前侍卫,可谓前途无量,人生得意了。然而纳兰是不得志的,当时平定三藩的战争正在进行,他希望的是“一骑红尘来,传有双羽书”的戎马生涯。然而当时其父明珠正当权势炽手之时,加之康熙又是一位善于御下的雄才明主,重用与牵制相并的权术伎俩运用的炉火纯青,所以纳兰不仅无法偿自己征战沙场的志向,甚至连入翰林院修史也不能得。侍卫的生涯高贵而平淡,但伴君如伴虎,侍卫不过是高一级的家奴而已。作为侍卫的纳兰经常要伴驾南巡北狩,远离自己温暖的家,只能以一句句凄婉的文字来稍减这闷塞的抑郁之气。   《纳兰君神道碑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