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受众逆反心理看“美女新闻”
摘 要:受众逆反心理是受众在接触、接受传播过程中,采取与传播者愿望相反的态度的一种倾向。本文首先分析“美女新闻”的媒体报道动机,再结合受众逆反心理理论探讨“美女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受众逆反;“美女新闻”;社会价值
一、引言
眼球经济时代,“美女”跻身成为传统形象严肃正统的新闻媒体的宠儿。如“美女城管”“鱿鱼西施”“炒饭西施”等被作为头条新闻推送到受众面前。笔者将此类新闻称之“美女新闻”:指以面容较好的女性为主要报道内容或主要报道对象,并强调其面容较好的事实的报道。“美女新闻”既满足受众审美需求,又给媒体带来注意力资源,似乎是双赢的结果,然而随着同类型报道增多,批评和怀疑的声音也愈发明显,不得不引人思考:本是“喜闻乐见”的“美女新闻”为何招致众多差评?媒体又该对此采取什么对策?
根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反馈源,是传播环节的中心之一。本文试图从受众的逆反心理出发,探索“美女新闻”存在的问题和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进行改进。
二、“美女新闻”媒体报道动机
动机,是发动行为使其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或曰内驱力(刘京林1995:46)。在市场经济下,媒体会和一般企业一样追求自己的品牌效应,因此追求媒体的美誉度、知名度成为驱使他们进行某些新闻报道的诱因。“美女新闻”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新鲜性,趣味性。受众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需要新鲜有趣的新闻排解压力。受众的好奇心是激发受众视听新闻的重要心理(郑兴东1999:305)。而“民间美女”的出现,又贴近受众生活,具有亲近性,能引起受众的参与热情。这说明“美女新闻”还有发展的可能性,也是本文存在的前提。
早期“美女新闻”为媒体带来了注意力和好感度以及其转化成的经济效益,为保持或发展这种收益,媒体开始对民间的美女不断挖掘和反复的报道,且希望受众欣然买单。以“炒饭西施”为例:2013年9月23日第一条“西南石油大学食堂惊现“炒饭西施”的微博出现,经过媒体的转载和报道,仅26日单日就有相关微博8221条。截至2014年1月1日关于“炒饭西施”的实时微博已达51117条。以“炒饭西施”为关键字进行百度搜索,能找到相关新闻约1900篇。四川卫视《联播四川》于2013年9月28日晚21点发布的视频新闻,截止2014年1月1日网络播放数已达到200091次,另外广西卫视、河北卫视、安徽卫视、江西卫视、新华网也都作出了转载和报道。
三、“美女新闻”传播中的受众逆反心理
受众逆反心理又称受众逆向性心理,大众传播里的逆反心理,主要指受众在接触、接受传播过程中,采取与传播者愿望相反的态度的一种倾向(郑兴东1999:300)。《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一书中指出,受众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情绪逆反、评价逆反和行为逆反。受众对传播的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与传播者所持的判断呈相反性趋向;传播者在传播中所蕴含和表现的情绪或情感,不仅未被受众接受,而且激起受众的反感;传播者期盼受众采取某一种行为,受众却背道而驰。受众逆反心理的形成,并非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心理特征等多种因素作用的产物。当然从传者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看,应当主要从传者方面找原因,以便改进新闻宣传(刘京林1996:228)。
在“美女新闻”的传播中,媒体试图为人们介绍一位民间的美丽女性,以换来受众的观摩和好感。然而当受众进入正式视听后如果发现新闻表述不如自己期望,就会感到被欺骗和被愚弄。被欺骗和愚弄次数越多,受众的不信任感会让他们拒绝再次传播。此外,受众好奇心的满足和情趣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这样的“美女新闻”不会给媒体带来预想中的受众关注度和好感度,反因其品位和质量日渐低下而遭致新受众的反感,原有受众的背离。逆反心理会强化成一种定势,从而对受众的后续受传行为产生影响(郑兴东1999:301)。一旦受众形成这样的定势,在以后接触到这种新闻时,即使只看到标题,不看新闻的具体内容,也会根据以往的经验作出与传播者预期相反的判断,甚至反感。受众也会对进行“美女新闻”报道的媒体产生疑问:报道“美女新闻”的媒体可能无事可报,无话可说。
四、“美女新闻”传播中媒体的对策
(一)提高社会价值,适当报道
不论是“炒饭西施”还是“奶茶妹妹”,这类“美女新闻”的关注点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女性的外表上。其实质是一种新闻偏见。新闻媒体中女性的身体和容貌似乎比她的智慧、思想更重要更吸引人(王郁芳2009:58)。尽管“美女”是小几率事件,有一定报道价值,但在报道中如果重点关注容貌不免落入报道媚俗和性别偏见的尴尬境地。要避免此情况,就需要提高“美女新闻”中的社会价值,就要让新闻和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