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_第五章_城市地域概念技术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文空间最基本地分为城镇和乡村,城镇研究必须正确使用资料或数据以反映城镇的实际状况。 中国在很长时间里很少向世界公布有关城镇的统计资料。中外学者研究中国城镇问题深感困难。 自1980年以来,《中国百科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相继出版,可以为众人提供大量资料。 然而,由于中国复杂的城镇概念和多边的城镇统计口径,让我们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即这些资料存在着许多混乱。中外学者在引用中国的城市统计资料时经常发生错误。 国家统计局在198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里公布1981年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13.9%,但是后来被改为20.20%; 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82年是20.08%,1983年是23.5%,1984年是31.9%,1985年是36.59%。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过如此高的城镇化发展速度。 为什么同一个机构在同类出版物中,同一年份有两个不同的城镇化资料? 为什么1983、1984、1985年中国有这么高的城镇化速度?这样的速度可信吗? 这里涉及城镇地域概念,城镇设置标准,城乡人口划分与统计口径,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人口普查和如何正确计算城市化水平等问题。 A、 1984年,出生人口数2077万,死亡人口数712万。 第五章 城市地域与城乡统计口径 第一节 城市地域概念 第二节 中国的城市地域与城乡统计口径 城市或者城镇(urban places)是相对于乡村(coral area ) 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居民点。具体到空间,有三种地域概念: ② 城市的行政地域(administrative area),就是根据行政区划规定的城市管辖范围,即城市政府行政管辖的地域,在我国称市区,在西方即city proper; 与城乡划分、城镇人口统计有关的是城市景观地域。景观地域反映了城市的物质实体部分,是对城市地域的直观体现。但由于这一地域范围处于经常的扩张变动之中,外缘城乡交错,难以区分,更由于其边界往往不与任何级别的行政边界相一致,因而在具体界定工作中可操作性较差。 最理想的状况是城市的行政边界和城市的建成区范围基本一致,这就可以免去城市实体的划分之劳,简单地以城市行政地域代替景观地域。但世界上无论那个国家,这种情况都不是普遍存在的。 1、大都市区 2、通勤场和城市场 3、大都市带 大都市区的一般概念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由县作为构造单元。它也不是一级行政单元,而是城市功能上的一种统计单元。 美国早在1910 年就提出大都市地区(Metropolitan District)的概念。1949 年定义了具体的统计标准用于国情普查,称作标准大都市区(简称SMA),1959 年改称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一直用到1980 年。这以后开始实行新标准,并改称大都市统计区(MSA)。 Metropolitan Area :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以县为基本单元。主要指就业(居住地、工作地)、休憩、购物、医疗等在一天周期里所及的范围。常用的统计概念;协调机构;不是一级政府,但在有的国家可能是一级政府。至少100000人 Metropolitan Area的组成:中心县和外围县 Central county:Urbanized Area所在的县,县的人口至少有50%在Urbanized Area。 Outlying county:满足非农化水平、非农劳动力的数量、通勤联系标准的邻接县。 如果从大都市区的中心向外分别画出到中心城市的不同通勤率等值线,那么大都市区的外界大体和通勤率10~30%的范围相当, 实际的通勤范围远远超出大都市区范围。 通勤场(commuting-field)就是到有关中心城市通勤的外界(0%等值线)所包括的范围,是比大都市区更大的功能上的城市地域概念。——综合大都市统计区 最新颖、含义最广泛、地域最广阔的城市地域是由弗里德曼(J.Friedmann)和米勒(J.Miller)在1965 年提出的城市场(Urbanfield)。这是从美国现实出发,但主要着眼于未来的一种理想的城市空间形式。 城市场被认为是从良好社会经济联系的网络演化成的有着相对低密度的、广阔的多中心区域结构,它的许多城镇中心被主要用于农业和娱乐的开阔空间所环绕,原来的巨大中心城市正在开始失去它的传统优势,变成仅仅是区域中的专业化中心之一 其范围比通勤场更大,它还包括了城市居民周期性的户外娱乐活动场所,囊括了城市居民的绝大部分生活空间。这样的城市区域,虽然包括了大面积的农田、森林、湖滨、海滩,但都是城市化生活的组成部分 一个中等规模的大都市区的城市场大约从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