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随访研究.docVIP

年轻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随访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轻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随访研究   【摘 要】目的:对年轻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访,探讨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方法:对181例,年龄小于45岁,同时确诊心肌梗死(符合2007年ESC 共识心肌梗死诊断新标准),符合上述标准,入选本研究。入选对象共181人,其中有157人,完成了2年随访,随访率为86.74%。对所有患者采取群体教育与个体指导,包括健康教育、运动锻炼、控制饮食、戒烟限酒等。部分确诊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的降压、降糖药物治疗。所有入选本研究的患者,均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随访采用门诊、电话随访或住院随访诊治的形式,随访1年、2年,分别测定患者的血压、甘油三酯、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血糖等指标的变化。随访终止于进入调查后的2年。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随访2年后,所有患者SBP、DBP、甘油三酯、体重指数、体重、腰围较随访前明显降低;但SBP、DBP、腰围(120.55±16.43)、甘油三酯(1.71±0.38)等指标,总体上未达标;在完成随访的157人,吸烟人数较前明显下降,但仍有89人仍在吸烟。结论:对年轻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的行为干预, 在改善患者行为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降低体重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仍不达标。因此临床上需继续通过宣教、随访的形式进行干预。把危险因素控制在目标水平内,从而防止再次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预后。   【关键词】心肌梗死;随访干预;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80―02   现代社会,中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医学界已重新审视心肌梗死的传统年龄限制,要求提高对中青年心肌梗死发病的警惕性、加强全民科普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本研究中,针对就诊于我院的确诊心肌梗死的年轻男性患者进行随访,探讨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年龄小于45岁,确诊心肌梗死(符合2007年ESC共识心肌梗死诊断新标准),入选本研究。入选对象共181人,其中有157人,完成了2年随访,随访率为86.74%。以下为上述患者的基本资料(表1)   1.2 方法:   1.2.1 对所有患者采取群体教育与个体指导,包括健康教育、运动锻炼、控制饮食、戒烟限酒等。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代谢综合征的病因、危险因素、症状、体征、诊断标准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知识。降低体重和适度运动锻炼:根据患者的体能条件和运动爱好,决定锻炼项目、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每日运动持续时间不少于30 min(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从低强度开始,根据自身感觉调整运动量,以次日不感觉到疲劳为宜,循序渐进。饮食控制:根据能量消耗,控制总能量的摄入,高血压病人限制食盐的摄入,糖尿病人糖尿病饮食。戒烟限酒:通过自我的努力和家属的配合监督,达到停止吸烟、少量饮酒的目的。   1.2.2 部分确诊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的降压、降糖药物治疗。所有入选本研究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   1.2.3 随访采用门诊、电话随访或住院随访诊治的形式,随访1年、2年,分别测定患者的血压、甘油三酯、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血糖等指标的变化。随访终止于进入调查后的2年。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见表2   2.1 本研究中,其中有157人,完成了2年随访,随访率为86.74%。24例因联系方式改变,或未到门诊随访未完成随访。   2.2 随访2年后,SBP、DBP、甘油三酯、体重指数、体重、腰围较随访前明显降低;但SBP、DBP、腰围(108.55±16.43)、甘油三酯(1.89±0.38)等指标,总体上未达标;在完成随访的157人,吸烟人数较前明显下降,但仍有89人仍在吸烟;   3 讨论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近些年在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中此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在这些年轻冠心病患者中,各种未控制的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危险因素未控制的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可增高2倍,总死亡率风险增高1.5倍[1].[2].[3]。而冠心病是一个可防可控性疾病,张抒扬牵头的“早发冠心病临床特点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冠心病患者群发病特点,提出我国人群与冠心病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理社会因素、不健康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INTERHEART研究[4]已显示,通过改变生活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