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观察.docVIP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观察   【摘 要】通过临床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表明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寒凝血瘀型;痛经   痛经,又称为经期疼痛,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常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继发性痛经是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多见于育龄妇女。在临床上采用少腹逐瘀汤为主要方药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观察患者4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为16-40岁,平均年龄21.5岁。病程最长着为12年,最短者3个月。其中原发性痛经25例,继发性痛经1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妇科学》[1]痛经的诊断标准,以及《妇产科学》[2]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予少腹逐瘀汤加减变化,原方组成: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加减变化:寒凝甚加艾叶、吴茱萸;血瘀甚加桃仁、红花;有气滞者加香附、柴胡;有气虚者加黄芪、党参;有血虚者加熟地、阿胶;肝肾亏损者加枸杞子、女贞子。   煎服方法:每日一剂,早晚分两次温服,通常是饭前服用,经前一周开始服药,月经来潮后,继续服原方三天,按此法服用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痊愈:服药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后连续3个月未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好转,有复发,不能维持三个月以上。无效:治疗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   3.2治疗结果   痊愈3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    4典型病案举例   张某,女,20岁,学生,自述13岁初潮,周期5-6天,月经28-30天一行,每逢月经来潮前3天即小腹刺痛难忍,月经第1天痛剧,痛引腰骶,伴经前乳胀,四肢不温,畏寒,月经量中等,经色紫暗,夹有血块,经行不畅,块下痛减,得热则舒,舌暗苔白脉沉涩。B超未见盆腔器质性病变。证属寒凝血瘀型痛经,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药用:小茴香10g,干姜10g,延胡索10g,杜仲15g,川芎12g,蒲黄12g,五灵脂12g,肉桂5g,红花10g,桃仁5g,益母草30g,没药10g,当归12g。5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服用两个月经周期,疼痛大减,嘱其又服1个月经周期,腹痛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5 讨论   5.1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机理   中医认为痛经是由于受致病因素影响,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血流通受阻,导致“不通则痛”,或经血下泻耗气伤血,冲任子宫失于濡养,以致“不荣则痛”。临床有虚实之别:虚证多为气血虚弱、肝肾亏损;实证多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或湿热下注等。多年经验认为寒凝血瘀型痛经较多见,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寒凝血瘀型痛经。   寒是促进瘀血形成的重要条件。寒凝血瘀型痛经,多因素体阳虚,或经期冒雨涉水,或经水临行贪食生冷,或过于贪凉,或久居湿地,导致寒湿客于冲任、胞中,与经血相搏,血为寒凝,以致冲任瘀阻,气血凝滞不畅,发为血瘀。临床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冷痛拘急,拒按,得热则痛减,经来量少,血色紫黑,经行不畅,时夹血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质紫暗,脉弦涩或沉紧。寒客冲任,血为寒凝,瘀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故痛经发作,表现为冷痛拘急拒按;寒客冲任,血为寒凝,故经血量少,血色紫黯,时夹血块;得热则寒凝暂通,故腹痛减轻;寒伤阳气,阳气不能敷布,故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质紫黯,脉沉涩或沉紧,为寒凝血瘀之征。   5.2少腹逐瘀汤的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   少腹逐瘀汤源于《医林改错》,是王清任首创治疗瘀血痛症的有效方剂之一。临床研究表明:采用少腹逐瘀汤或其加减方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张新[3]以少腹逐瘀汤加减水煎服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60例,以三个月为一疗程,用药后治愈45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3%。张崇华[4]以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痛经100例,其中寒凝血瘀型77例,气滞血瘀型23例,结果:痊愈74例,好转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苟海峰[5]以少腹逐瘀汤为基础方,配合温盐灸敷关元、中级、气海穴,对痛经患者月经前、中、后期不同的辨证治疗效果极佳,取气海、关元、中级以热盐灸敷,以达到驱寒邪、调冲任、补精血的目的。刘艳梅[6]等以少腹逐瘀汤加减水煎服,并配合艾绒隔姜灸神阙穴,治疗4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结果:治愈22例,显效10例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