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缺氧后肌阵挛5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缺氧后肌阵挛5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对5例缺氧后肌阵挛(posthypoxic myoclonus,PHM)患者临床资料及脑电图检查结果的分析,结合治疗与转归,探讨PHM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 收集5例PHM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治疗及转归。 结果 5例患者均为院内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均在复苏成功后出现反复发作的肌阵挛,同步脑电图显示痫样放电时有时无,常规抗癫痫治疗效果不完全肯定。 结论 PHM临床表现与肌阵挛癫痫相似,但电生理检查无特异性。丙戊酸、氯硝西泮、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药物可试用于临床治疗,且主张早期联合用药。   [关键词] 缺氧后肌阵挛;脑电图;临床表现;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b)-0173-03   缺氧后肌阵挛(posthypoxic myoclonus,PHM)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氧事件发生后出现的一种非进行性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肢体和躯干短暂而快速的抽动[1]。根据发生时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称为肌阵挛状态,多发生于心脏停搏24~48 h内。慢性的发生于心脏停搏后数日或数周之后,称为Lance-Adams综合征。1963年Lance和Adams首先描述了4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出现动作性、意向性阵挛,随时间延长,症状逐渐减轻,但容易被肌肉的牵张诱发,同时伴有其他的神经功能缺损[2]。由于PHM在临床表现上很容易与肌阵挛性癫痫混淆,但其脑电图上痫性放电可有可无,因此给床医师的诊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惑,现就本院收治的5例PHM患者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患者均为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急诊科、肿瘤科及SICU收治的由不同病因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并在院内进行了心肺复苏的住院患者。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39~86岁,平均(55.2±2.5)岁。   1.2 临床资料   5例患者原发疾病各不相同,2例为AECOPD合并呼吸衰竭;1例为AVM破裂出血、左颞叶血肿清除术后;1例为左臀部肉瘤切除术后;1例为左下颌占位病变切除术后。2例患者在心肺复苏成功后1~12 h,3例在72 h~1周内出现肌阵挛发作。主要表现为频繁或持续出现的面部、肢体和躯干的短促、快速的肌肉收缩,有时伴有口角、眼睑或肢体的抽动。发作容易被各种刺激所诱发,如声音、翻身、扫床、各种治疗等甚至轻触患者的身体的动作诱发。5例患者按缺氧后肌阵挛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急性2例;慢性3例。   1.3 脑电图检查   5例患者均于复苏成功后24~72 h内进行首次脑电图检查,并于1周后酌情进行定期复查。使用伟思生产的VEEG便携式脑电图仪进行床旁检查。按国际10/20系统方法放置桥式电极,地线置于前额正中,参考导联置于双侧耳垂。时间常数0.3 s,滤波35 Hz。采用16导联,单-双极分别描记,每次记录时间30~60 min,不少于30 min。最少检查2次,最多11次,平均检查次数5.5次。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与转归   5例患者复苏成功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2例于数小时内出现频繁的全身肌肉抽动,给予咪唑安定、丙泊酚、丙戊酸钠持续静脉泵入后症状完全控制,在治疗后3~7 d抽搐停止。1例患者在11 d时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患者逐渐减停以上药物,给予丙戊酸钠口服治疗后症状未再出现。3例患者于复苏成功后数日出现全身肌肉的抽动,仍然给予咪唑安定、丙泊酚、丙戊酸钠持续静脉泵入,症状有减轻。2例意识清醒,1例仍昏迷,肌阵挛控制在30%~50%。停用咪唑安定、丙泊酚后症状加重,采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卡马西平治疗无效,后加用氯硝西泮状控制达50%以上。后又联合左乙拉西坦口服或鼻饲后,发作控制达80%~90%。最终2例患者因原发疾病复发分别于复苏后9个月、1年4个月时死亡。1例患者成为持续性植物状态,于复苏后2年3个月时死于并发症。   2.2 脑电图结果   5例患者初次脑电图检查时均处于昏迷状态,2例患者有肌阵挛频繁发作。脑电图主要表现为背景波变慢并混有大量肌电干扰,慢波普遍增多。仅1例表现有阵发性出现的棘慢波、多棘慢波,呈短-中-长呈节律出现,左右不同步、不完全对称,最长持续5 s左右。1周后第二次复查时5例均无痫样放电,但仍有临床发作。有1例患者平均每月复查一次脑电图,共记录11次,但发现痫样放电仅2次,有9次检查有临床发作,但同步脑电图上并未记录到痫样波的发放,仅记录到大量的肌电干扰。   2.3 治疗效果评价   急性肌阵挛患者2例经咪唑安定、丙泊酚、丙戊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