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重点成都中医药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药物作用:药物进入体内后与机体细胞上的靶位结合时引起的初始反应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药物作用是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选择性高,作用范围窄,临床应用少,不良反应也少;选择性低,范围广,应用多,不良反应也多。 药物作用的二重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8个名解) ①副作用:阿托品-解除胃肠痉挛-口干、心悸、便秘 ②毒性反应:急性中毒-剂量过大立即发生,多损害循环、呼吸和中枢系统;慢性中毒-长期用药,蓄积,多损伤肝脏肾脏骨髓血液内分泌; 沙利度胺(反应停) 胎儿畸形 ●三致作用(特殊毒性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 ●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区别在于时间与剂量 ③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与剂量疗程无关:分为过敏反应、溶细胞反应、免疫复合物反应、迟发型变态反应。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④后遗效应:巴比妥类催眠药-次日早晨、困倦、头晕、乏力(次日宿醉感) ⑤继发反应(二重感染):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肠道菌群失衡-葡萄球菌性肠炎或白色念珠菌病 ⑥特异性反应: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损者服用伯氨喹-严重溶血性贫血;VK环氧化物还原酶变异者-华法林-抗凝血耐受;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骨骼松驰药-呼吸麻痹、严重窒息 遗传决定 ⑦药物依赖性:生理依赖(躯体依赖性、成瘾性)-一旦中断即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症状-剧烈疼痛、失眠、身不由己; 心理依赖性(精神依赖性、习惯性)-一旦中断,不产生明显戒断症状、可出现身体不适 ⑧ 停药反应:糖皮质激素-原病加重或恶化 量效关系: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剂量大小或浓度高低呈一定关系(剂量是药物每天的用量,是决定血药浓度和药物效应的主要因素) 效能: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内在活性) 效价强度: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药物与反应器的亲和力) 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有效浓度EC50: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或浓度 半数中毒量TD50半数中毒浓度TC50:药物剂量过大,引起半数动物中毒 半数致死量LD50:能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治疗指数TI:是LD50/ED50的比值,药物的安全性指标。意义:TI越大,药物的安全程度越大 激动药:对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很强的内在活性,因为能有效激活受体,产生激动效应 拮抗药(阻滞药):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受体的调节 ①受体脱敏 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组织、细胞敏感性反应性下降 ②受体增敏 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拮抗药 若受体脱敏和增敏只涉及受体密度的变化,则分别成为上调下调 ③同种调节和异种调节:作用于特异性受体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药物体内过程ADME: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绝大多数药物都是通过简单扩散;弱酸性酸环境少解离易跨膜;弱碱性药物酸环境多解离难跨膜 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非静脉给药,因为静脉不需要吸收) 吸入给药>舌下给药>直肠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 首关效应:又称首过消除,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避免:舌下给药(直接体循环)、直肠给药 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吸收入血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程度,结合后可将药物储存 特点:①只有游离型药物才能透出血管发挥药理作用,结合舞活性可储存 ②保持动态平衡 体内屏障:影响药物分布的屏障,主要是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生物转化:主要部位-肝;催化酶-一类是专一酶、一类是非专一酶(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 肝药酶: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中的一类非专一性酶 特点:①选择性低 ②变异性较大 ③存在竞争性抑制 ④活性易受药物的影响 肝药酶催化反应式:RH+NADPH+O2+H+ →ROH+NADP+H2O 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概念-是机体内转化的主要酶系统,凡能增强药酶活性为药酶诱导剂,能够减弱药酶活性的药物为药酶抑制药; ●特点同肝药酶;如果A为药酶诱导药,B为药酶,A+B便会使药效降低,必须增加B量 ●意义-可增强或减弱药物自身的转化,导致药物本身效应强弱的变化 ●合并使用其他药物可使后者效应比单用时增强或减弱 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被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排泄-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被动重吸收 胆汁排泄-肝肠循环-药物再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的反复循环过程 肠道排泄-铁剂-大便黑色 其他途径-唾液、乳汁、汗液、泪液(利福平-红棕色汗液) 半衰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