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② 图 像 ⅰ.当R=r时,Pmax=E2/4r η=50% ⅱ.当Rr时, R↑ P↓ Rr时, R↑ P↑ ⅲ. 当PPm时,P→两个可能的外电阻R1R2 R1 R2 0 R P r PM 七、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 ①遇见电流表是导线 ?遇见电压表是断路 ?两等势点间的电阻可去除 ④无电流支路可去除 ⑤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 A B A1 A2 R V R R A B C D 2.复杂电路的简化→画等效电路图 ?节点滑移法 R1 R2 R3 ?分支法:电流分支 R1 R2 a b R3 R4 c d ?电势法 a.把电路中的电势相等的点标上同样的字母, 减少节点数. b.把原电路中的节点按电势由高到低排列, 画在草图上. c.把原电路中的电阻接到相应的节点之间. R1 R2 a b c d R3 R4 3.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1)方法: a.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 b.确定R的变化→R总的变化 c.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确定电流变化 e.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确定干路上某定值电阻两端 的电压 g.确定各支路电压 f.由电压分配规律判断变电阻电压 d.由 定内电压 ①R ↑ R总 ↑ ② 窜 R总 ↑ 并 R总 A.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B.电阻 R2 两端的电压减小 C.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D.路端电压增大 例:如图电路,闭合电键 S,待电路中的电流稳定后, 减小 R 的阻值,则( ) (2)特点:并同窜反 并同:某一R↑,与它并联的R′的I↑ U↑ P↑ 窜反:某一R↑,与它窜联的R′的I↓ U ↓ P↓ 例.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例.如图所示的电解池接入电路后,在t秒内有n1个一价正离子通过溶液内某截面S,有n2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溶液内某截面S,设e为元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n1=n2时,电流为零 B.当n1n2时,电流方向从A→B,电流为I=e C.当n1n2时,电流方向从B→A,电流为I=e D.电流方向从A→B,电流为I=e d.环形电流: 例:原子中电子绕原子核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为环形电流。设氢原子的电子以速率v在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上运动,电子的电量为e,等效电流有多大? + 设电子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例: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设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中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带的电量为e,则t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电量Q是多少? 电流I为多少? e.微观决定式: - - - - - - I V I=nesv 若给单位长度的自由电子数为n,则I=nev 二.电阻及电阻定律 a.内容: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 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与它的材料有关. b.决定式: 金属: T 半导体: T (热敏电阻 光敏电阻) R T a.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 导体在导电的同时对电流也有阻碍作用,不同的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不同,为了描述 b.定义式:R=U/I(比值定义法) 1.电阻 2.电阻定律 例:如图所示,均匀的长方形薄片合金电阻板,长为L1;宽为L2,当端点1、2或3、4接入电路时,R12:R34是( ) A. L1:L2 B. L2:L1 C. 1:1 D. L12:L22 D 1 2 3 4 L1 L2 三.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2.决定式: I=U/R 4.伏安特性曲线: R S E r 3.适用于 金属和电解液导电 纯电阻电路 a.用横轴表示电压U,纵轴表示电流I, 画出的I-U关系图线. 线性元件: 定值电阻 非线性元件:变电阻 二极管 b.元件分类 c.特点 ①面积=P ② 定值电阻: 变电阻: (不同状态时比值不同) (不同状态时比值不变) 例.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横轴的垂线,PM为纵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例:下列四个图象中,最能正确地表示家庭常用的白炽灯泡在不同电压下消耗的电功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