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灰霉病生物学特性研究11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葡萄灰霉病生物学特性研究 白晓蒙 生命科技学院 植物保护0802班 指导教师:齐慧霞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葡萄灰霉病的发病规律, 对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灰霉病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20℃~25℃,在各种营养条件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最适宜的是在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和以硝酸钾为氮源的培养基。最适宜于灰霉菌丝生长的固体培养基是胁本哲式培养基,最适宜的液体培养基是PDA培养基,光照对菌丝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连续黑暗最适宜于菌丝的生长。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58℃ , 5min。 关键字:葡萄灰霉;生物学特性;分生孢子。 灰霉病是由灰霉菌(B otry tis cinerea) 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 能危害蕃茄、草莓、黄瓜、葡萄等多种植物, 引起果实蔬菜腐烂, 损失比较严[1 2]。1999 年张继民[3]对灰葡萄孢菌的生理和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 但对灰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缺乏系统的报道.本试验汲取前人的经验, 在培养基、温度和孢子萌发的试验范围上更加广泛, 试验更加系统。试验与前人多数结果一致, 以期为今后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依据。?1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菌株:2010年10月从秦皇岛市昌黎县中粮集团华夏葡萄酿酒公司的葡萄基地上采集带有灰霉病菌的果实,经过组织分离,单孢纯化[4],镜检观察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的形态,经鉴定[5﹑6]属于Botryis cinerea .,将纯化的病原菌转入PDA试管斜面中保存备用。 A: 分生孢子梗 B:分生孢子 C:菌核 1.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1.2.1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平板中央接入菌龄相同的直径为0.04cm的菌饼, 每皿1 片, 分别别置于5℃、10℃、15℃、20℃、25℃、30℃、35℃、40℃下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每处理3皿,3次重复,用十字交叉法逐日测量菌落直径并记录[8]。 1.2.2 温度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将病原菌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培养7天,刮取其上的菌落,用无菌水配成孢子悬浮液,用纱布过滤得到分生孢子液,3000r/min离心10min,用灭菌的蒸馏水将分生孢子稀释至10×40视野下100个孢子左右备用。 用载玻片萌发法:培养皿中放一张滤纸(滤纸上打两个孔),上面放一个载玻片,用干热灭菌。使用时,在载玻片上加两滴孢子悬浮液,位置在滤纸孔上方,培养皿中加适量的水,润湿滤纸,并除去玻片下滤纸空隙处的气泡,将培养皿置于5℃、10℃、15℃、20℃、25℃、30℃、35℃、40℃下进行培养,每处理3皿,3次重复,24小时后检查分生孢子的萌发率 1.2.3 分生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取10ml孢子悬浮液(400倍镜下50~100个孢子/视野)于灭菌试管中,分别于40℃、45℃、50℃、55℃、56℃、57℃、58℃、59℃、60℃不同温度处理5 、10分钟后,接种到培养基上,4d后观察菌落生长状况,以不产生菌落为致死温度。 1.2.4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在PDA平板上移入直径4mm的菌苔,在25℃下分别置于连续光照,12h光暗交替,完全黑暗3组光照条件下培养,用十字交叉法逐日测量菌落直径,每处理3皿,将滴有分生孢子悬浮液的载玻片置于3组光照处理下保湿培养24小时后镜检其萌发率。 1.2.5不同固体培养基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将直径为5mm的病菌菌饼接种到燕麦片、玉米粒、PDA、PSA ,胁本哲式、大米汁、Czapek7种固体培养基上,置25℃恒温光照条件下培养, 用十字交叉法逐日测量菌落直径,每处理三皿 1.2.6不同液体培养基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配制Czapek、小麦汁、胁本哲氏、PDA、PSA、大米汁和燕麦片7种液体培养基,各取100mL于体积为250mL的三角瓶内,每瓶接入两块直径5mm的病菌菌饼,置于摇床上28℃、120 r/min振荡培养,7天后测量产孢量和菌丝干重。 1.2.7不同营养条件对病菌生长和产孢、孢子萌发的影响 Richard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30 g蔗糖的含碳量为标准,分别用相同含碳量的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和可溶性淀粉替换蔗糖,配制成含有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以10 g硝酸钾的含氮量为标准,以分子量计算,分别用相同含氮量的硝酸铵、硫酸铵、尿素、蛋白胨替换硝酸钾,配制成含有不同氮源的培养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1.1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表1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温度(℃) 菌丝生长直径(cm) 1d 2d 3d 4d 5d 6d 7d 5 0.40 0.40 0.4 0.75 1.27 2.7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