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下复习材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名词解释1、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发起人为蒲风、穆木天、杨骚、任钧等,机关刊物为《新诗歌》。他们一方面强调诗歌与革命血肉联系,要求诗人要站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立场上去把握和反映工农大众及其斗争;另一方面主张诗歌大众化,要求诗与诗人都要“大众化”,使诗歌成为大众歌调。它对推进诗歌大众化做出了贡献,但也存在简单化和功利化的缺陷。2、现代诗派:继象征诗派、后期新月派后,在20世纪30年代诗坛上形成了一个被时人称之为现代诗派的新流派。主要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徐迟、废名、林庚等,因主要在施蛰存主编的《现代》上发表诗作,故而得名,诗歌创作追求“纯诗”写作和新诗的现代性,强调诗歌形式的“散文化”和情绪的“朦胧美”,是西方象征派和古典诗歌美学主张的产物。3、新感觉派:中国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主义文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文学流派,又被称为“都市主义小说”,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现实主义小说的流派,该流派运用印象主义、直觉主义、心理剖析和蒙太奇等现代主义技法、来表现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追捕新奇的感觉和惊异的体验,开掘人物的潜意识,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具代表性的三个)、叶灵凤、徐霞村、杜衡等人。4、文协:1938年3月27日成立于汉口,全称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它是“左翼”文学、自由主义文学、民族主义文学共同组成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组织,是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次包括国共作家在内的大联合,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倡导民族“救亡”的主题,促进民族性格的新生,积极推动文艺为抗日战争服务,曾出版机关刊物《抗战文艺》,抗战结束后终刊。5、孤岛文学:发生在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期间的上海租界内的爱国主义文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郑振铎、阿英、师陀、唐弢、何灵、李健吾等作家利用租界的特殊环境,坚持左联时期革命文学的传统,出版进步文学刊物,有利地鼓舞了抗日意志。6、九叶诗派:这些诗人1948年集结到上海刊物《中国新诗》周围,显示出新诗潮的实力,包括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7、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崛起于抗战烽火之中,跨越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坚持时间最长、影响广大的文学流派。七月诗派以艾青、田间为先驱诗人,在胡风的理论引导和组织下,聚集了一大批诗歌写作的“初来者”,因《七月》杂志而得名。《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等刊物也是他们重要的“半同人杂志”和发表园地。这些青年诗人人数众多、散落各地,其骨干成员有阿垅、绿原、鲁藜、冀汸、芦甸、牛汉、曾卓、邹荻帆、彭燕郊、孙钿、方然、杜谷等8、南国社:1923年成立于上海,领导人田汉,先是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了话剧创作《获虎之夜》等,后又办《南国特刊》、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开展话剧创作活动主要是在1928-1929年,全部公演田汉创作的剧本《古潭里的声音》《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南归》等。南国社发展了五四时期的爱美剧,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往往带有伤感成分和浪漫色彩。它在中国话剧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它的成员,以后不少成为中国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的骨干人才。9、论语派: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寻开心。由此引发了左翼作家与其的论争。10、战国策派:该派是1940年前后出现的国统区的一个颂扬国民党统治、宣传法西斯主义文艺派别,因出版《战国策》杂志和在《大公报》开辟《战国》副刊而得名。代表人物是陈国济、陈铨、雷海宗等。他们提倡历史重演说,鼓吹强权政治。在文学上他们力图使文学恭恭敬敬地为国民党法西斯政治服务,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并把文学纳入表现恐怖的特务文学和表现狂欢的色文学的轨道。陈铨的话剧《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是其创作标本。11、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1942年5月,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当时解放区文学的主流是好的,但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克服错误观点,让文艺给民族解放战争以更大助力,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先由毛泽东作了引言的发言,经过作家三次讨论,毛泽东作了结论的发言。引言和结论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