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河径流演变趋势及成因分析
戴春霞
(甘肃省张掖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初十年代,黑河来水量呈现持续丰水态势,近几年来连续出现特丰水年份。本文根据有实测资料以来的黑河出山口控制站莺落峡水文站的来水量和黑河主产流区札马什克水文站的降水、气温系列资料,用多种方法,对黑河干流来水量年内分配、年际变化、长期演趋势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后得出:黑河来水量没有连续很稳定的平均值,其过程随时间的延长呈逐年上升趋,近些年来其过程更是以每年900万m3的增量在丰枯交替过程中上升;影响黑河来水量丰枯的主要因素是祁连山山区降水量的大小,在山区气温较为稳定阶段,黑河来水量过程与山区降水量过程相一致,但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导致山区冰川融水量增加,对黑河补给水量增大,在山区降水量减少的情况下,黑河来水量仍呈现持续丰水状态;山区降水量稳定或下降情况下来水量仍呈上升态势也是全球气候变暖在黑河流域的响应。
关键词:来水变化趋势,成因,降水量,气温,黑河干流
1 自然概况
黑河发源于流域南部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地,是我国西北第二大内陆河,流经青海、甘肃和内蒙古三省区。上游分为东、西两岔,东岔又名八宝河,西岔黑河又名野牛沟河,两河在青海省祁连县城以北7 km的黄藏寺汇合后始成黑河干流流入甘肃省境内,干流向北穿行于高山峡谷中,流程95Km至莺落峡出祁连山进入中游河西走廊,经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从正义峡穿过北山,流出走廊进入下游,最终汇入东、西居延海。
黑河源区集水面积10009Km2,海拨2000~5000m,山高坡陡,沟壑纵横。2000~4000m森林密布,灌木、乔木茂盛,在4000m以上发育有现代冰川,最高峰团结峰5826.8m,是黑河流域的主产流区和水源涵养区。
黑河流域位于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东南太平洋暧湿气流可途经我国大陆,翻越秦岭和黄土高原,而影响本区;西南气流可翻越青藏高原,把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等南亚洋面的水汽输入本区。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特点是:冬季雨雪少,寒冷时间长;春季升温快,冷暖变化大;夏季气温高,降水多且集中;秋季降温快,初霜来临早。
2 径流的时空分布
2.1 径流的空间分布
黑河来水量的控制断面是莺落峡水文站。把黑河上游以莺落峡断面为分界点,根据在黑河上游布设水文监测断面位置,将黑河上游区域划分为三个区:黑河西岔(野牛沟)札马什克水文站控制区域称为祁连山西部深山区,东岔八宝河祁连水文站控制区域称为祁连山东部深山区,莺落峡断面上游,札马什克、祁连断面下游区域称为祁连山浅山区。深山区海海拔高程在2600~4500m,浅山区海海拔高高在200~2600m。用三个监测段面同时有观测资料,而且断面上游均无任何形式的引蓄水工程设施的1968年到2000年同步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黑河莺落峡上游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81亿m3,其中,札马什克水文站多年平径流量为6.98亿m3,祁连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5亿m3,分别占黑河来水量的44%、28%、,札马什克、祁连到莺落峡区间来水量为4.38亿m3,占黑河总水量的28%。详见表1。各区间的径流模数分别为4.82×10-3m3/s.km2、5.68×10-3m3/s.km2、4.68×10-3m3/s.km2。
黑河上游各分区来水量统计表
表1
名 称 西部深山区 东部深山区 浅山区 黑河主产流区 控制站 札马什克 祁 连 莺落峡 集水面积(km2) 4589 2452 2968 10009 占总面积百分比(%) 46 24 30 100 径流量(亿m3) 6.98 4.45 4.38 15.81 占总量百分比(%) 44 28 28 100 径流模数(10-3m3/s.km2) 4.82 5.68 4.68 5.01
由此可以说明,黑河上游三个区域内,祁连山西部深山区的野牛沟集水面积大,产流能力较大,产流量最大,东部深山区的八宝河集水面积最小,但产流能力大,产流量也较大;浅山区集水面积较小,产流能力小,产流量也相对较小。
2.2 径流的年内分配及成因
黑河来水量是由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地下回归水量以及高海拔区的冰川融雪、融冰水量组成。黑河径流受补给条件的影响,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选择莺落峡上游没有任何形式调蓄水工程和其它各类人类活动影响的1957年到2000年期间多年平均月年径流量资料,结合参考这期间主产流区降水时空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当年11月分到次年3月份,流域内气温较低,降水稀少,且以降雪为主,不产生地表径流,也没有融冰、融雪,径流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来水量占年总量的13.3%,4月以后气温明显升高,流域积雪融化和河网储冰解冻形成春汛,流量明显增大,4至5月径流量占年来水量的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