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金龙:现代汉语“有+VP”句式冷金龙:现代汉语“有+VP”句式.doc

冷金龙:现代汉语“有+VP”句式冷金龙:现代汉语“有+VP”句式.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汉语“有+VP”句式 一、选题原因 “有”是汉语中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用法很复杂的词。自《马氏文通》以来,人们便开始对“有”字句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语法学界已经把“有”字句作为一种句式来进行研究。学者们在“有”字句的范围、结构、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对“有”字句的特殊结构——“有VP”句式(VP在这里指动词和动词性短语)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大陆媒体、影视文学及现当代作品中频繁出现,例如:“我有看过这部电影。”“我有想着回家。” “昨天我有去图书馆。/他有试过用左手吃饭。”等等。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现代汉语研究者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语言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然而由于各自语法观点、研究范围及兴趣的差异,他们对其性质、特点、意义和功能等方面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就“有VP”句式的历史演变、“有”的意义和功能、VP的性质和类型,以及如何进入普通话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对这一句式的研究。 二、前人研究成果 将“有”字句作为一种句式来全面研究的硕士论文有尹钟宏《“有”字句》(2001)、吕吉宁《“有”字句的语法化考察》(2004)和胡袁园《“有”字句研究》(2005),但并未涉及“有VP”这一新兴句式。语法学界对此也有所关注,但大多数学者选取其中的一两个角度来进行探讨。另有三篇硕士论文分别从历史、方言和语法化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值得参考和借鉴:伍文英《“有VP”格式研究》(2003)郑敏惠《福州方言“有VP”句式研究》(2003)、陈琳《论现代汉语“有VP”句式》(2007);还有不少文章涉及其他方面,主要表现为“有”的词性、语义和语用特点、VP的性质和类型、古汉语和方言以及如何进入普通话等等,下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以上的概述只能用一个字概括之,即:乱!整段显得是那样的杂乱无章!! 1.词性方面: 对于“有VP”句式中“有”的词性问题,语法学界存在着三种说法——动词、副词和助动词。除了动词的这一说法——朱德熙、刘月华、吕叔湘,认为后面的双音节动词名词化了,大多表示发生和出现;副词——邢福义、张豫峰、陈海燕,指出与否定副词“没有”相对应的肯定形式;继赵元任先生(1979)提出“助动词”这一说法后,宋金兰(体助词)、施其生(汕头方言中为助动词)、伍文英(与助动词同类)、杨文全(表强调的助动词)、董秀芳(将“有没有”看作助动词的正反重叠)等等。(语言学、语法学的论文写作,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即:每每进行论析等时,都必须论例相配!反观你上面的评述,就根本看不到语例!!我想,这些专家的论著中,肯定是有的!!)各家说法不一致,但都有各自的道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语义和语用方面: 从语义上来看,“有VP”中“有”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示领有和存在(基本义);(2)表示发生和出现,具有动态义;(3)表示完成体和过去时,与“了、过”同类;(4)表示持续态,与“着”类似;(5)表示强调、肯定的意义。从语用上来说,“有VP”中的“有”字具有标记和固化焦点、标记时态义、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等功能,应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杨文全曾指出在“有VP”中,“有”的意义已经相当虚化,甚至有语法化的倾向。 3.VP的性质和类型: 对于VP的性质,大多数学者将其看作名词性成分(即转化成名词、名动词、名物化);高再兰(2003)提出了陈述性谓词和指称性谓词,并指出“有VP”中VP由带有一定指称义的谓词转向行为动词,甚至是各种结构关系的动词性词组。至于VP的类型,张文国、张文强(1996)将先秦汉语中的“有(无)VP”的VP部分划分出12类,与之相呼应,新兴的“有VP”句式中VP的类型也较为复杂。 因为都没有相应的语例,使人既无法理解原著的观点,也无法检测你的评述是否正确!! 4.古汉语和方言角度: 刘利《古汉语“有VP”结构中“有”的表体功能》从古代汉语的角度将其看作完成体标记,汪大明《“有(无)VP”结构补议》进一步论述了VP的性质。施其生《论“有”字句》和郑懿德《福州方言的“有“字句》分别讨论了广东方言和福州方言的“有”,指出这一句式在闽粤方言中早已存在,实际上是古代汉语的遗留。现代汉语“有VP”句式与古代汉语和南方方言有所区别,其用法也有些变化。 5.如何进入普通话: 孔见《从“有”与have谈开去》(2002)指出这一句式的出现是英语中完成体助动词have和闽粤方言中“有”的独特功能共同影响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各种语言语法的共性。孙琴《对话中的“有VP”句》(2003)也作了同样的预测:这一用法从港台传入大陆,通过媒体的扩散,它的势头有增无减。《中国语文》(2006年第1期)中的《“有没有/有/没有+VP”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taos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