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汉语隐喻构词法研究
摘 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很多学者已经对现代汉语词汇隐喻作了详细地阐述,并对由隐喻构成的新词,有学者从认知角度分析,认为人类认知能力受时空和自身感知器官的局限导致了隐喻现象的产生,另外,人们求新求异的新奇心理和语言表达的局限也会引起隐喻的产生。本文根据《古代汉语词典》所收条目,试探求古汉语中隐喻构词的结构类型。
关键词:隐喻;构词法;古代汉语词汇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简单地说,隐喻就是用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解释未知的、陌生的、抽象的概念。隐喻理论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也有论述,如《周易?说卦?系辞》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陈癸在《文则》卷上丙云:“《易》之有象,以尽其意;《诗》之有比,以达其情。文之作也,可无喻乎?”由此可见,隐喻自古就有,古汉语中也不乏隐喻。而隐喻对于构词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隐喻构词法成为古代汉语构词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构词隐喻和词义隐喻
构词隐喻和词义隐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前者属于构词法范畴,后者属于语义学范畴。二者虽有联系,但绝不是同一概念。构词隐喻要求构词语素中至少有一个不表示本义,而表示比喻义,是隐喻要素中的喻体,这个语素我们成为喻体语素。词义隐喻的各语素都表示本义,也就是说,词义隐喻中没有喻体语素。词义隐喻知识一个词在其本义的基础上,引申派生出来的另一个表示比喻的义项,这个隐喻性的义项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得以体现出来。例如:“鹅黄”一词中的“鹅”是喻体语素,表比喻义,指“像鹅的细小绒毛一样”。从句法结构上就可以清楚看出哪一语素表本义,哪一语素表比喻义。所以,“鹅黄”为隐喻构词。又如“黑手”,它的本义指黑的手,后由于“黑色”在中国常常代表“反派”“黑暗”“危险”等意义,表贬义,所以引申为“暗中搞阴谋活动的人或势力”,从结构上看不出前后语素有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因此,“黑手”为词义隐喻。构词隐喻和词义隐喻就构造新词角度来说是大不相同的,构词隐喻产生新词,而词义隐喻则产生新义。
二、古汉语文献中的隐喻构词
前文已经提到,中国古代文论中已有对隐喻理论的阐述,而从古汉语文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得知隐喻构词法在古汉语中已十分常见,如:
虫书 秦书八体之一,以字形如虫鸟,故名。《说文?叙》:“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篆,四曰虫书……”
冰心 比喻心地洁白如冰。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蚕食 像蚕食桑叶一样,比喻逐渐侵吞。《战国策?赵策一》:“秦蚕食韩氏之地。”《汉书?严安传》:“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
壁立 形容陡峭的山崖像墙壁一样耸立。张载《剑阁铭》:“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水经注?巨马水》:“层岩壁立,直上千霄。”
以上四例均为隐喻构词,其中,“虫书”一词见于《说文》,说明“虫书”作为秦书,早在秦朝就已经存在并广泛运用,由此可以断定,隐喻构词法在上古时期已经作为一种构词方法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词语在古代最初出现时仍是偏正短语,到后来才逐渐凝结为词,如“蚕食”“壁立”“鲸吞”等。但是,这些由隐喻表达方式构成的偏正短语依然是文本研究的对象。因此,本文所涉及的隐喻构词,既包括词,也包括短语。
三、古汉语隐喻构词法的结构类型
在对隐喻构词法的研究中,隐喻构词的结构类型一直众说纷纭。我们比较熟悉的隐喻学研究学者束定芳先生在《隐喻学研究》一书中简要地将词汇隐喻分为四类:(1)前一部分为修饰词,后一部分为中心词,后者与前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形体上的相似;(2)前一部分为修饰词,后一部分为中心词,两者之间的相似是性质、功用、活动上的相似;(3)两个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一种部分地相似;(4)中心词在前,修饰词在后。这一分类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不难看出,这种分类过于粗糙,相比之下,孙云、王桂华等的分类则更为系统和完善一些。他们将比喻构词分为三大类:(一)全喻型。(二)正喻型。(三)偏喻型。其中全喻型是词义隐喻的分类,这里我们不作分析。而正喻型和偏喻型的区别在于正喻型的词语“正”的部分表喻体,偏喻型的词语“偏”的部分表喻体。他们把偏正式比喻构词按照语法结构分类还是可取的。下面具体阐述一下古代汉语隐喻构词的结构类型。
1、暗喻造词。即喻体语素在前的偏正式隐喻构词。之所以成为暗喻造词,其原因有二:首先,几乎所有的暗喻都是隐喻。其次,隐喻构词中没有喻词,因此不能理解为明喻造词。而之前很多学者将这一类命名为明喻造词,是不合适的。根据后语素与前语素的关系不同,又可分为两小类:
(1)喻体+本体 这一小类没有太大的分歧,大部分学者在对隐喻构词分类时都分出这样一类。符合这种形式的隐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