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散曲巡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 ——元散曲巡礼 散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构筑起我国古典诗歌艺术发展史上的三座高峰。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即通常所说的“剧曲”与“散曲”。 词本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诗体,在两宋时期达到了兴盛的巅峰;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词家远离现实生活,片面追求文辞的典雅和音律的妍美,使这种新诗体日趋贵族化,成为少数人赏玩的东西,其生命力渐趋衰落。而民间的歌曲仍然在继续发展着,自中晚唐以来,经过长期酝酿,到了宋金对立时期,又吸取了一些新兴的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歌调,结合女真、蒙古等中原兄弟民族的乐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歌曲形式,这就是当时流传在中国北方的散曲,也称北曲。在元代,它以其题材的广阔,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样,一新时人的耳目,取宋词而代之,正如前朝宋词取唐诗而代之一样。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就是民间流行的小调,有如唐诗中的绝句和宋词中的令词。它是一支支独立的只曲,句子长短不齐,而有一定的腔格。它又被称为“叶儿”,是散曲最早产生的体制,也是散曲的基本形式。小令还包括“带过曲”与“重头小令”。“带过曲”即是由同一宫调里经常连唱的两支或三支(比较少见)小令组成,同押一韵;用以弥补一曲写毕意犹未尽的缺憾。如〖中吕〗宫里的〖十二月〗带〖尧民歌〗,〖南吕〗宫里的〖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等,一般都注明“带”字、“过”字。“重头小令”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的数支小令联合而成,支数不限,每首可各押一韵;而且各首可以单独成立。套数又叫散套,有人还称之为“大令”。它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其中各支曲子必须押同一韵,一般都有尾声。套曲可以根据内容的繁简,灵活伸缩其长短;短者三四调,长者几十调。它能够包容比较复杂的题材,叙事与抒情均可得心应手。 散曲与词相比,在诗歌形式上有以下特点:(一)曲和词都是长短句,但曲的句子长短更为参差,一句少的可以只有一字二字,常的可达二三十字。(二)词中没有衬字,曲中可以加衬字。衬字一般加在句首或句中,不能加在句尾。正字和衬字互相配合,既保持了曲调的腔格,又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性。这对后来的诗歌创作,特别是民间歌曲以及戏曲、说唱文学的歌词部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散曲的用韵虽然比词加密了,有的每句都押韵。但平声韵和仄声韵在词里不能通押,而在曲里可以通押;四声通协,韵字可以复用。(四)曲的对仗形式比较丰富,三句、四句皆可对,还有隔句对、联珠对等名目,使散曲在参差变化中,具有端饬严谨的气度。另外,词多用文言,曲则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词的句法多整而不化、凝而不疏,而曲的风格一般趋于明快泼辣、淋漓奔放,有浓郁的民歌色彩。总之,散曲的音节和用韵都比词自由,所以更接近自然的语调而宜于采用口语。散曲的兴起,是诗体的一次解放。 现存元代散曲大多数是感叹时世、歌唱山林隐逸和描写男女风情的作品,既表现了元曲作家鄙簿功名利禄、蔑视封建礼教的性格,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历史虚无、沉溺于男女艳情的情调。少数作品接触到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寄托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讽刺与反抗。有些写景咏物的散曲佳作,风格多样,清丽生动,意境盎然,颇有艺术魅力。元代散曲创作在风格上一般可分为豪放与清丽两大流派,前者以马致远称首,后者以张可久为魁。著名的散曲家还有关汉卿、张养浩、白朴、睢景臣、乔吉、刘时中等人。有些无名作家的散曲作品也很有特色。许多散曲作家同时也是杂剧创作的名家高手,如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 元代散曲佳作甚多,大都具有幽默活泼的品貌,其内容与风格各有特色,。 关汉卿是位曲坛大师,“剧曲”与“散曲”俱佳的能手。其杂剧的杰出成就自不待言,在散曲创作上同样占有突出地位。他的〖双调·沉醉东风〗《送别》,抒写离情别绪,真挚动人: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结句的劝勉,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南吕·一枝花〗《杭州景》盛赞杭州的繁华胜景,几与北宋词人柳永的那首《望海潮》(东南形胜)媲美。关汉卿在南宋灭亡后到杭州,写下如此铺张的赞美曲,致使这“东南第一州”美名远播。比起柳永的词来,这首散套的内容显得更丰富多彩,语言表达更通俗晓畅,主观情致更见真切充分。全套曲词有一种流动的态势,并无板滞之感。套曲〖南吕·一支花〗《不伏老》是关汉卿的自述,其〖黄钟尾〗唱道: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