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学第十二章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其它沉积岩 第一节 蒸发岩 一、概述 (一)定义 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于蒸发浓缩作用,溶液或卤水中的化学溶解物质逐渐沉淀而形成的一种化学沉积岩。又称盐岩。 氯化物岩、碘酸盐岩、硫酸盐岩、碳酸盐岩、硼酸盐岩等 不包括白云岩、钙质层和石灰华等。 第一节 蒸发岩 (二)蒸发岩的化学组成和主要矿物成分 1.化学组成 Ca、Na、K、Mg的氯化物、硫酸盐 ☆☆☆ Ca、Na、K、Mg的硼酸盐及K、Na的硝酸盐 ☆ 2.主要矿物成分 氯化物——石盐、钾盐、光卤石; 硫酸盐——石膏、硬石膏、芒硝、无水芒硝、泻利盐 氯化物硫酸盐——钾盐镁矾; 碳酸盐——苏打、天然碱; 硼酸盐——硼砂 硝酸盐——钾硝石、智利硝石 非蒸发矿物 碎屑物质、有机质 第一节 蒸发岩 (三)蒸发矿物的一般生成规律--平面分带、时间有阶段性 1.海水蒸发矿物的生成顺序 海水蒸发矿物主要组分--Na、Mg、K、Ca氯化物和硫酸盐。 海水蒸发时,可溶盐按溶解度从小到大依次沉淀 蒸发矿物的结晶顺序分为六个阶段: 碳酸盐—石膏阶段: 海水盐度稍高 方解石→石膏 石盐沉积阶段: 海水盐度达26% 石盐 (石盐)硫酸钠、镁盐阶段:海水盐度31~32% 泻利盐 钾、镁盐沉积阶段: 海水盐度33~34% 钾石盐 光卤石沉积阶段: 海水盐度35% 光卤石 水氯镁石沉积阶段: 海水盐度35% 水氯镁石 第一节 蒸发岩 2.内陆湖盆蒸发矿物的生成规律 大陆水的主要组分是CO32-、HCO3-、SO42-、Cl-、Ca2+、Mg2+、Na+、K+ 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和补给条件不同 →大陆水的矿化度和化学组成差异很大 湖盆水体三种卤水 碳酸盐型 硫酸盐型 氯化物型 第一节 蒸发岩 2.内陆湖盆蒸发矿物的生成规律 大陆水的主要组分是CO32-、HCO3-、SO42-、Cl-、Ca2+、Mg2+、Na+、K+ 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和补给条件不同 →大陆水的矿化度和化学组成差异很大 湖盆水体三种卤水 碳酸盐型 硫酸盐型 氯化物型 二 、蒸发岩的成因 2.多级盆地说(1915~1955) 解释单成分蒸发岩的形成 由于海底起伏不平或由于几个构造隆起而形成不同深度的沿岸多级盆地,沿由海向陆方向,盆地中卤水浓度依次增加→在每个盆地中只能形成一种蒸发矿物。 二 、蒸发岩的成因 3.回(返)流假说(1947~1965) 解释巨厚的石膏沉积 4.潮上盐沼或“萨巴哈”假说(1955~1971) 解释浅水或大气下蒸发岩沉积,常与碳酸盐岩共生 5.深水蒸发岩沉积说——深盆地说(1855~1970) 6.干化/干缩深盆地说(许靖华,1972) 解释地中海蒸发岩的形成——封闭的深盆地 二、蒸发岩的成因 (二)大陆蒸发岩成因 1.大陆说/沙漠说 解释成分单纯而规模较小的蒸发岩或蒸发矿床 2.风成说 3.深层卤水—深水成因盐湖说 在断陷湖盆发育的早中期,断裂活动剧烈而频繁,古老地层中的卤水沿深大断裂进入深水湖盆成为盐类沉积的物质基础。 三、蒸发岩的 主要岩石类型 按矿物成分 石膏—硬石膏岩 石盐岩 钾镁质岩 自学 四、蒸发岩与 油气的关系 (一)盐层与油气层的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 油、盐共生的盆地中 46%的盆地的油气层产于盐系地层之下 41%的盆地的油气层分布在盐层之上 13%的盆地的油气层在盐系地层之间 (二)影响油气运移 (三)封隔油气储集层并对储集层性能产生影响 (四)影响和控制对油气圈闭的形成 第二节 硅岩(自学) 第三节 铁、锰、铝、磷沉积岩(自学) 第四节 煤和油页岩 一、煤的形成 (一)成煤的原始物质——植物 ★★★★ (二)成煤环境--陆地、湖泊、浅水沼泽 (三)成煤作用 1.第一阶段 高等植物泥炭化作用和残植化作用--腐植煤第一阶段 泥炭化作用——腐植煤第一阶段 水流闭塞木质素和纤维素→腐植质和腐殖酸→泥炭 残植化作用——残植煤 水流畅通,木质素和纤维素分解 低等植物腐泥化作用——腐泥煤第一阶段 在厌氧细菌参与下形成“腐泥”——腐泥化作用。 腐泥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可变为沥青 一、煤的形成 (三)成煤作用 2. 第二阶段——泥炭的成岩作用 泥炭不断堆积,在上覆沉积物压力下,水份大量排出,体积缩小,性质趋于致密,腐植酸含量下降,碳/氢比值增高,泥炭变成褐煤。 泥炭→褐煤——泥炭的“成岩作用” 3.第三阶段——煤的变质作用 温度、压力继续增大,褐煤向烟煤过渡。 褐煤→烟煤→无烟煤——煤的“变质作用” 。 二、煤系与 主要聚煤期 (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