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俗养生中妇女月经期保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壮族民俗养生中妇女月经期保健   【摘 要】壮族妇女月经期保健方法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是壮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本文通过在壮族聚集地南宁地区、百色地区、柳州地区壮族妇女民俗习惯的实地调研,对壮族妇女月经期保健方法进行挖掘整理,为壮医妇女预防保健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重要素材,为进一步丰富壮医预防理论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壮族妇女;风俗习惯;月经期;保健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18-01   妇女是劳动的主力军,担当着生育后代的重要责任。其身体健康特别是妇女生殖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壮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拥有1700万人口,世代繁衍生息在祖国南疆,90%聚居在广西。壮族所居住的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溪流河谷密集,山高岭峻,草木茂密,既是乍寒乍热,旧时又是瘴疠横生的地方。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壮族人民在同各种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适应生存环境的同时,根据自身的气候特点和风俗习惯,逐渐形成了一套养生防病的方法。本课题深入广西南宁、武鸣、扶绥、百色、融水、三江等壮族聚居地,随访3000多名壮族妇女,调查了解其月经期预防保健的习俗,对其进行整理研究,挖掘出科学性、可行性的妇女预防保健方法加于推广。   1 良好的卫生习惯   行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子宫内膜有规律的脱落。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宫腔留有创面,宫颈口微微开放,阴道内有经血停留,是细菌繁殖的好机会,所以月经期妇女需勤换护垫,保持外阴清洁,如长久不清洗外阴,经血容易引发外阴感染,导致瘙痒症状。   壮族聚居地气候潮湿闷热,壮族人爱清洁,春、夏、秋三季每天晚上几乎都得洗澡。旧时各家晒台上总有一个洗澡的地方,用竹席围好,烧一锅温水,轮流搓洗,既可以洗去白天劳动出的汗,又可舒筋活血,消除疲劳,好上床安歇。冬天则用热水烫脚。这已经成了壮族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壮族人民生活条件已经明显改善,这个习惯一直延续,此习惯也为壮族妇女经期卫生保健打下良好基础。   与每天洗澡不用的是,壮族妇女经期不洗头,或避免被雨淋湿头部,不洗冷水浴。壮族认为经期妇女下身出血,头部空虚,身体抵抗力低,风毒、寒毒易进入头部,而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如若平素身体虚弱,常经期洗头,久之易致月经血量少,色暗等月经“乱”之症。壮族妇女经期还不进食生冷、辛辣食品,并且经期不同房,认为“撞血同房会导致霉运”,通过禁忌习俗来传达一些卫生保健知识,而这些禁忌多通过母亲及长辈代代相传,具有教育和保护的作用[1]。   2 注重血肉之品补虚   在经期饮食调理上,壮族民间根据“扶正补虚,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药特点,习惯用动物来配制扶正补虚的食膳。   壮族认为,妇女经期排血是身体消耗、虚损的过程,经期过后,需通过饮食调补身体。饮食调补身体的品种各地不一,但都是简单易行的家常食品。桂西百色地区一带经期后就常吃姜酒蛋。做法是把姜切碎,放入水中煮上片刻,水开后打入鸡蛋,放入酒,蛋熟加盐油即可起锅,趁热喝下。桂南南宁地区多吃黑豆炖牛肉,将牛肉剁碎,放入黑豆、盐酒油,炖到黑豆软肉烂便吃肉喝汤以益肾养阴血。南宁武鸣扶绥等地妇女月经后常吃姜酒碎肉汤或姜酒鸡肉汤,以补益身体。   同时,壮族也认为妇女经期排血也是身体排毒的过程,壮族民间医生常常利用妇女每月一次的月经这个特殊的生理时段,通过食疗或服用药物来促进体内“毒”的排泄来治疗月经病或一些妇科病。比如,经期吃嫩艾叶煮鸡蛋以治疗月经周期“乱”、月经血少等病症。吃当归红糖姜酒蛋来治疗痛经,经期第二天吃,连吃七天。经期吃生姜红糖汤补血供热暖胃止呕,缓解经期胃肠不适;经期吃益母草鸡肉汤,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妇科病。吃黑豆煲猪骨或瘦肉,吃豆喝汤,可补益肾气,滋养“花肠”(妇女胞宫)而调经,治疗少女崩漏、月经不调等。   3 乐观开朗的性格   壮族人的性格乐观,特别在农村,开朗乐观的性格更显而易见。很多农村妇女淳朴乐观,行走乡间她们开怀大笑之声常闻,她们平素忙于农作,闲暇时常串门聊天,谈笑间眉飞色舞,村子里发生的小事都是其调侃内容,她们很善于从小事中发现快乐之处,并以此来调侃,村里的大事小事就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着。桂西百色、田阳一带壮族闲时常聚在一起对歌,男一边,女一边,这边唱来那边和,也是壮族妇女舒缓放松情绪的一种良好方式。   4 经期用药   壮医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简单的用药经验和口诀,诸如以红治红:如月经为红色,月经不调用月月红;崩漏用鸡冠花、大叶紫金牛,闭经用红叶藤等。贫血者用鸡血藤治之,赤白痢疾用痢疾草治疗等。壮医认为月经是以红色为主的血症,因此临床选药则“以红治红”为主。   研究结果表明壮医对月经病的治疗,强调补虚解毒、通调龙路火路气机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