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土情结》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及主旨,体会文章中的大量诗文,拓展思维空间。2、体会本文大量引用诗文、史料、典故的意图。体会作者为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
【学习重点】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体会作者为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2.了解文本大量引用诗文的意图。
【学习方法】:教师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工作,教会学生评点的方法,学生在感知文本、研习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评点,课上师生、生生间进行交流。
【课前预习】:
?1、题目解说:情结,指心底的情感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乡土情结指故园之思、故国之爱、故土之恋和爱国主义情怀。
2、作者介绍: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剧作家,著有杂文和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剧本《腐蚀》。他以杂文针砭时弊,以散文体察世味,以剧作缩写世态。柯灵精心锤炼语言,以创作态度谨严见称。
3、写作背景: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柯灵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灾难的离乱之苦,对家园之思深有体会。因此,在《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之际,柯灵怀着真挚深厚的感情,写下了这篇散文。
?4、预习字词:
魂牵梦萦( ) ?忐忑( )不安???? 怯( )生生??????????悠邈( )??
?崎岖( )?????? 三匝( )???? 铩( )羽而归?? ????谪( )居????
?欷歔( )? 桑梓( )? ?屹( )立?? ??搭讪( )?
??发轫( )???濠( )水?????? ??翰苑( )
?5、填空
①“慈母手中线, 。”这是诗人 在《 》一诗里的句子。
②男儿何不带吴钩, 。
③“ ,不敢问来人。”出自 的《 》。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 。”这是 的名句。
⑤唐代 在《 》中写到“ ,还乡须断肠。”
6、体会主旨,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本文以 为线索,由“小家”到“ ”,由“离家”到“ ”,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时又将这思乡之情升华为 之情,本文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园,对 ,对 的热爱之情。
7、下列各句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B、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
C、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D、比灾难、战争更使人难以忘怀的是放逐,像屈原、贾谊、韩愈、柳宗元、苏东坡等。
8、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
例句: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
答:人一离开乡土, , , , 。
9、学生初读课文,思考:本文抒发的“故园之思”与前几课的有什么不同?
【课堂交流展示】
一.整体把握
1.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我们在评点时就要注意到。请同学们找找能帮助我们理解该作品的关键段落。
2.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第二节)
3.少年离家的两种情况。(第三节)
4.年少离家后的各种可能的遭遇有哪些?(第四节)
5.谈谈引用韦庄、孟浩然、项羽等诗文的作用。
6.文中的第五节好像和“乡土情结”关系不大,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7.本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第六节)
二、局部探究
经典试题(2003年高考第五题)
1.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
2.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4分)
3.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年高考数学考前15天模拟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八 直线和.doc
- 2012年高考数学真题汇编 4:数列 .doc
- 2012年高考数学自由复习 专题三03 05月30号第三次练.doc
- 2012年高考数学考前15天模拟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十一 空间向.doc
- 2012年高考数学自由复习 专题三01 5月28号第一次练.doc
- 2012年高考数学考前15天模拟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五 三角函.doc
- 2012年高考数学自由复习 专题一 考前必备的30条结论归.doc
- 2012年高考数学自由复习 专题三02 05月29号第二次练.doc
- 2012年高考数学真题汇编 5:三角函数 .doc
- 2012年高考数学自由复习 专题三06 06月02号第六次练.doc
- 2012高中语文 3.6琵琶行1 07鲁人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3.6荷塘月色教案 07鲁人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3.7祝福第一课时教案 07鲁人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3.1《蜀道难》2教案 苏教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3.8寡人之于国也第二课时教案 07鲁人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4.12动物游戏之谜教案 07鲁人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4.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 07鲁人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4.3《赤壁赋》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4.9《兰亭集序》5每课一练 鲁人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4.9《兰亭集序》6每课一练 鲁人版必修.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