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织物的风格与评价.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5章 织物的风格与评价 织物风格 源于“手感”和英国学者Binns(1926年)的定义。 最初定量化地描述——Peirce(1930年)的积木块织物悬臂梁的弯曲模型。 以手感评价为主,兼顾织物的光学风格和成形性。 第1节 织物风格的定义与评价 广义:织物本身所固有的性、状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综合反应 感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狭义:即手感,手触摸织物来判断面料性能 客观:材料本身的物理特征 主观: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 1. 评价 (1)触觉评价 手感 部分定量化、客观化 (2)视觉评价 形感,形态风格 色泽感 图像感,纹理 (3)其他评价 丝鸣 2. 织物风格的分类与要求 要求 (1)基本物理性能 (2)穿着要求 (3)不同类型织物要求 (4)文化背景要求 第2节 织物手感评定 织物手感是织物某些机械和物理性能对人手掌刺激所引起的综合反应。 主要为低负荷(5%),织物弯曲、剪切、拉伸、压缩及复合变形 可分为: (1)感观评定法——依靠感觉器官获得的“风格语言”评价 (2)仪器评定法——通过仪器测定织物有关的物理、力学量,然后计算得到织物的风格特性和等级。 1. 感观评定 基本方法:一捏、二摸、三抓、四看 手感用语: 现有25对手感术语 手感评价用语(1) 手感评价用语(2) 手感评价用语(3) 2. 手感的分级与统计 (1)分级方式 对织物某项手感的基本特性(如滑糯程度、挺括程度等)以人为选定的尺度进行分档评分。 手感的分级与统计(续) (2)统计评价 根据总秩序数对这些织物风格的优劣水平作出相对比较,作出感官评价的结果。 3. 仪器评定 20世纪30年代:Peirce 20世纪50年代:弯曲、剪切 20世纪70年代:松尾、川端,KES 20世纪80年代:中国,YG 821 20世纪90年代:CSIRO,FAST 3.1 KES-F织物风格仪 (1)低负荷拉伸 (2)压缩性能 (3)弯曲性能 (4)剪切性能 (5)摩擦性能 (6)评判 三个层次:即织物的物理力学量,基本风格( HV )和综合风格(THV )。 典型面料重要基本风格 基本风格(HV)值 KES-F力学量与基本风格(HV)值的关系式为: 系数由专家评判确定 各种类别面料的回归系数只能适用于本类面料的基本风格值测定,不具有通用性。 HV和THV间的关系 KES织物风格系统实际包含了用物理量表征感觉量的技术环节,能够实现对风格(手感)的评价与设计。 3.2 FAST织物风格仪 3.3 YG 821织物风格测量仪 (1)弯曲 (2)压缩 (3)表面摩擦 (4)交织阻力 (5)起拱变形 (6)平整度 4. 织物成型性 ——将二维织物制成三维服装时,织物性能对服装三维曲面造型的适合程度。 决定服装造型效果优劣的决定因素之一是两长度不等的织物能否能通过一侧超喂缝制成无皱折的自然曲面。 成形性指标: F——成形性,类似等级指标,无单位, C——为面料在自身平面内压缩变形曲线的线性度 B——为织物弯曲刚度。 织物风格——指导纺织生产过程 成型性——判断面料最佳的服装款式 FAST成形性指标 FAST制衣过程控制图 影响制衣加工性能的因素 1. 织物低负荷下力学性能的影响 2. 织物热湿性状的变化 3. 织物可缝性能 第3节 织物的视觉风格 织物的色感 织物的光泽感 正反射光、表面散射光、内部的反射光 织物的悬垂性 织物的纹理效应 1. 织物的色感 色泽、亮度、饱和度 织物色感的产生 光源色 物体色 颜色的情感效应 2. 织物的光泽感 5.织物服用性能与纤维性能的关系 1. 纤维组成与结构 (1)近程结构:分子构成、分子构型 (2)远程结构:大小及分布、尺寸、构象 (3)分子间结构:结晶度、聚合度 (4)织态结构 (5)纤维构成 2. 纤维性状 ←纤维组成与结构 (1)细度 (2)截面 (3)卷曲度 (4)力学性能 (5)吸湿性能 (6)光学性能 (7)热学性能 (8)电学性能 (9)表面性能 3. 纱线结构 ←纤维种类 (1)混纺比 (2)捻度 (3)结构:股线、纤维截面分布、复合纱、变形纱 ——→力学性能 4. 织物结构 ←纤维种类 ←纱线种类 (1)织物类型 (2)织物结构 组织、紧度、平方克重 ——→力学性能 5. 染整加工 ←纤维类别 ←纱线种类 ←织物类型 加工方法,如 (1)染色 (2)柔软 (3)硬挺 (4)功能整理 种类很多 ——→织物风格、舒适性、易保养性等 纤维组成与结构 纤维性状 纱线结构 纱线性状 织物结构 坯布性状 染整加工 织物服用性能 拉伸性能——临界捻系数、混纺比 弹性 耐疲劳性能 拉伸性能 撕裂性能 顶破性能 弯曲性能 耐疲劳性能 磨损性能 勾丝性能 抗皱性 悬垂性 起毛起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