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现状及纠正对策初探.doc

职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现状及纠正对策初探.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校生不良行为习惯现状及矫正对策 一、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表现 (一)不良的仪表习惯。个别仪表不讲究,男生蓄长头发、染黄头毛,戴耳环;女生穿着暴露、佩戴首饰等;课堂礼仪缺失;不尊敬师长等。 (二)不良的卫生习惯。不愿意主动清扫卫生,不是自己值日,对自己宿舍垃圾,桌子前后纸片视而不见,甚至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扔瓜子皮、水果皮等;寝室、教室等生活和学习场所不能按照7S管理标准,认真清扫、清洁、整理、整顿。 (三)不良的语言习惯。自卑封闭不善于和他人交谈交流,老师上课提问往往不主动回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懂得使用礼貌语言,看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与人交流时,常常出现不文明用语,还有一些学生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不堪入耳的脏话,缺乏正确的语言习惯。 (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良的课堂行为:上课不认真听讲,随便讲话、睡觉、外出上厕所、旷课,顶撞老师等;不良的生活行为:抽烟、喝酒等;不良的品德行为:欺负辱骂他人、偷窃、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打架、夜不归宿、故意损害公物等 (五)不良的作息习惯。部分学生不能遵守学校规定的正常作息时间,上课、上操、集会拖拖拉拉,不能按时午晚睡,有的学生甚至在学校检查宿舍后,再翻墙通宵上网,导致第二天不能按时上课。 (六)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自觉性低,课堂自律能力差,开小差睡觉现象屡见不鲜,不按时完成作业,不交作业,考试作弊,不深入思考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很少提问老师。 (七)不良的交际习惯。许多学生不会与人交往,不知道如何交往,不懂得交往中尊重原则,交往中出现问题时,往往采取偏激的处理方式。部分学生男女不正常交往,存在亲昵过激行为甚至有越轨行为;部分学生与社会闲杂人员交往,行为不端。 (八)不良的消费习惯。很多学生习惯攀比消费,见到别的同学花钱,就羡慕,追求名牌不顾自己经济情况,立即跟随,不能合理支配自己的费用,每月开销大,经常入不敷出。 二、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初探 (一)社会原因。特别是随着市场多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审美价值观、人生世界观不断涌现,整个社会浮躁,急功近利,人情淡漠。交往利益分析,办事利益导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的负面影响冲击着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当中的树立。社会以文凭竞职的偏见使职校毕业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念没有形成,也影响着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 (二)家庭原因。很多家长送子女读职校是出于孩子中考落榜的无奈,纯粹是为孩子学习一门技术而来的占少数。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方面基本不管子女的学习、思想动态,只要不出事,成不成材无所谓;也有一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家长自己疲于奔命,更是没有精力管理自己孩子,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则束手无策,容易出现非打即骂的简单粗暴教育方式,造成子女对社会和生活严重不满,性格上形成“自卑”、“仇视”、“偏激”等畸形心理;也有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家长热衷于金钱刺激,对孩子娇生惯养,“我们就只有这一个孩子,不娇生他娇生谁?”这是许多父母的论调。而正是这种娇纵导致了孩子的自私、任性、蛮横和得理不让人,缺乏忍耐、宽容,不懂得体恤父母,尊重他人;也有一些父母自身素质较低,不懂得如何正确引导教育孩子。 (三)教育影响。当前,传统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面对升学、评估、考核等方面原因,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基本上也都把分数看成是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受到学校、老师的忽视甚至歧视,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带来极大的伤害,也一定程度上把他们推向了“对立”的一面。职业学校心理指导师、职业指导师缺乏;教育基地如心理咨询室、法制教育基地等设施不完善,不能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出现的困惑排忧解难。同时面对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敢管,不会管,不爱管。 (四)学生自身因素。中职生在来职校之前已经是学习上的失败者,在班集体和家庭中常常被歧视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而他们对同学和老师存有戒心,更不愿意与成绩好的同学交往。他们长期处于这种不良地位,慢慢地形成自卑和自暴自弃心理。学生出于维护自尊的心理需求,在受老师批评时,本能地用其他手段弥补被伤害的自尊心。例如,明目张胆地捣乱课堂纪律、顶撞老师,或无缘无故离开课堂等,这些试图挽回自尊的幼稚做法其实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三、不良行为习惯矫正措施 (一)生涯规划,激发人生梦想。由于很多学生在学校就未曾有过比如学习获奖、升学等成功的喜悦,从而导致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进心缺乏,对自己将来信心不足。有的开始追求享乐,爱慕虚荣,行为上出现偏差,对人生信条认识模糊或持消极态度。因此,职业学校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奋斗目标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学生在3年的职校学习过程中,每一年都面临着不同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 “认识—认知—认同”的成长规律

文档评论(0)

enxyuio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