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脑也能装起搏器?
慢性心脏病患者依靠心脏起搏器生存,那么有没有大脑“起搏器”,来结束精神病呢?
2013年,新西兰帕金森病人安得烈?约翰逊上传了一个视频:他平静地坐在镜头前,接着关掉了自己的深度脑刺激装置,数秒后他开始剧烈摇晃,肌肉颤抖,这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几分钟后,他慢慢重新开启装置,震颤随之减轻、消失,他还能在镜头中较为轻松地走路。
这视频证明了帕金森病人在受到深度脑刺激后疾病的一些症状可以得到缓解。我们不禁好奇,何为深度脑刺激?它能治些什么病呢?
起搏器的变身记
深度脑刺激是一种神经调控技术。主要是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放出高频电来刺激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电刺激信号干扰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从而减轻患者运动障碍症状。而其又被称作“大脑起搏器”疗法。
一听说“起搏器”,我们一般联想到的是心脏起搏器。慢性心脏病患者依靠这种小小的起搏器继续活下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电池收缩,电极变得越来越小却更精确,心脏起搏器也越来越小却更复杂,医生还可通过无线遥测为了解病人心脏的实时状态,为病人制定健康计划。
如今,起搏器摇身一变,“进化”成“脑部的起搏器”――深度脑刺激术,用来治疗精神疾病。在美国,深度脑刺激术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它还能缓解其他病症,比如强迫症、抑郁症、慢性疼痛和癫痫,甚至有可能治愈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
在说深度脑刺激之前,我们不得不提到另一种具有黑历史的治疗方法――前脑叶白质切除术。
神经科学的黑历史
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俗称精神病)束手无策,对于一些极具危险性的精神病患者,医生只好使用大剂量镇静剂乃至鸦片,这些办法会导致病患成瘾而且只能暂时缓解疾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医生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来发展精神外科手术,最后他们得出结论,治疗一系列精神病的最佳方式是“破坏”病人大脑的物理结构。其中最著名的是葡萄牙医生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发明的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莫尼斯的团队在病人颅骨上锯开一个口子,然后通过这个开口向前脑叶注射乙醇,杀死那一片的神经纤维,割断前额叶皮层和大脑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
手术之后,病人活了下来,并且症状有所减轻,尽管病人最终没有恢复到能出院的地步,但是莫尼斯依然宣称他的手术取得了成功。接下来,莫尼斯做了更多类似的手术,非常幸运的是他的病人们都幸存了下来并且没留下太过严重的后遗症,虽然有反应迟钝以及性格变化等副作用,但仍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很快,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兹也因这项技术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那时人们坚信只要做了这么一个小小的手术,那些狂暴的患者就会变得像小宠物一样乖巧。
然而,随着接受手术的病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后遗症开始逐一暴露:这些病人变得像行尸走肉一般,迟钝、麻木,神情呆滞。副作用非常严重且永久难愈。成千上万术后病人,丢失了和家人和朋友之间记忆,甚至有些因严重后遗症而自杀。
在1970年前后,绝大多数国家相继立法禁止了这种危险的手术。
一条漫长而谨慎的道路
人们意识到,像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这简单地割断前额叶皮层和大脑其他部分之间联系的手术,会对人的精神造成无法逆转的永久伤害。于是科学家开始关注不破坏脑结构的疗法,深脑刺激术应运而生。
事实上,人们是发现深度脑刺激术的过程实属意外。为了精确定位大脑的“病变区”,医生不经意间将电极直接插入到大脑中,突然发现可以得到与前脑叶白质切除术相似的效果,只是刺激停止后病人的症状再次复发。
不管怎样,这足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受到启发后,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利用深度脑刺激技术进行实验,最初是用来治疗原发性震颤的,后来延伸到运动障碍性疾病,都得到了明显的疗效。
相比于前脑叶白质切除术的粗暴疗法,深度脑刺激只是用电刺激大脑深部的某些神经核,纠正异常的大脑电环路医生可以随时打开或关掉电刺激,也可以调节电击的强度。还可以利用脑电图扫描,准确查明放置电极的正确区域,从而将副作用减至最小。这种技术大大缩短了手术的时间,而且治疗的精确度也得到了提高。
希望的火花
如今,人们开始考虑更多和大脑中特定电路活动量相关的疾病:抑郁症、强迫症、妥瑞氏症(一种遗传性神经运动疾病)等。
在深度脑刺激的潜在应用中,其中一个最令人兴奋的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阿尔茨海默氏症早期患者、又不做任何治疗的话,你之后的生活会有相当大的麻烦,6至8年后就会出现失忆、认知能力下降的情况,生活不能自理,直至死亡。
我们知道,阿尔茨海默症是大脑“硬件”故障引起的,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逐渐丧失记忆,而大脑中控制记忆的电路的“电力”最大。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