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抗原抗体反应..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方法 (1)直接法(可检测抗原或抗体): 酶标板吸附抗原或抗体 洗涤 Ag-Ab酶 或 Ab-Ag酶 显色反应 Ab酶或 Ag酶 底物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法 * * 第五节 常见免疫分析方法 凝集反应、沉淀反应 、中和反应、补体参与的反应等。 一、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一)凝集反应 : 1、定义: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相遇后,在电解质参与下出现肉眼 可见凝集物的现象。 2、参与要素: ① 凝聚原:参与凝聚反应的抗原,如:血细胞、菌体等。 ② 凝聚素:参与凝聚反应的抗体。 3、类型 ①直接凝集反应(定性实验,检测抗原或抗体):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有电解质时,直接结合所出现 的凝集现象。 常用方法: A、玻片法:细菌及ABO血型鉴定(标准血清检测抗原) B、试管法:肥达氏反应(伤寒或副伤寒杆菌标准液检测血清 ) ② 间接凝集反应(检测可溶性抗原或抗体): 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与免疫无关的小颗粒(载体)表面 后,与相应的抗体在电解质存在的下而发生的凝集反应。 常用载体颗粒: 红细胞 [人( O 型)和动物(绵羊、兔鸡等)]、胶体颗粒、 聚苯乙烯乳酸、活性碳等 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以红细胞作为载体的凝集反应。 ③ 凝集抑制实验 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预先作用,然后再加入致敏颗粒(吸附相同可溶性抗原的乳胶颗粒), 由于抗体已被可溶性抗原结合, 因而致敏颗粒不发生凝集现象。如免疫妊娠实验测验尿中HCG(乳胶凝集抑制试验,无凝集者为阳性)。 + ? 不含待测抗原,产生凝集,但为阴性反应 + ? + 含有待测抗原,不凝集,阳性反应 Patient’s sample 二)沉淀反应: 1、定义: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细微沉淀物的 现象。 2、参与因素: ① 沉淀原:参与沉淀反应的抗原。 包括:蛋白质、多糖和类脂溶液、血清、细菌抽提液、 组织浸出液等。 ② 沉淀素:参与沉淀反应的抗体。 3、类型: ① 环状沉淀反应: 将已知抗原(抗体)注入特制小试管中,再沿管壁徐徐加入 适量抗体(抗原),在两液界面出现白色的沉淀圆环的现象。 ② 絮状沉淀反应: 将已知抗原与抗体在试管内混匀后,出现肉眼可见的絮 状沉淀的现象。 ③ 凝胶扩散试验: 利用可溶性抗原、抗体在半固体琼脂内扩散,在其扩散 的某一部分出现白色沉淀线的现象。 凝胶扩散实验分为: 单向琼脂扩散(定性、定量分析) 双向琼脂扩散(定性分析) 三)中和反应: 抗体使相应抗原(毒素或病毒)的毒性或传染性丧失的反应 。 抗毒素:使相应毒素失去毒性的抗体。 中和抗体:使相应病毒丧失传染性的抗体。 中和反应应用: 毒素或病毒种型的鉴定与抗原性分析; 抗毒素或中和抗体的效价测定。 四)补体参与的反应 1、反应特点: 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被活化的补体成分可与抗原 抗体复合物结合;补体被复合物结合后即被消耗。 2、反应类型 1)溶菌反应: 某些革兰氏阳性菌,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抗原抗体 复合物,在加入补体,则出现的细菌溶解现象。 2)溶血反应: 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在有足量补体存在条件 下,出现红细胞溶解的现象。 3)补体结合反应 : 在补体参与下,并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抗绵羊红细胞 的抗体)为指示系统的抗原抗体反应。 3、补体结合反应系统: ① 检(待)测系统: 待测的抗原+ 抗血清(抗体、补体) ② 指示系统: 绵羊红细胞(抗原)+ 溶血素(抗体) ③ 补体系统 豚鼠的新鲜血清 4、反应过程 1、免疫分析的定义: 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的特性对抗原或抗体进行量和 质的测定分析。 二、 常见免疫分析方法 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反应速度快 2、特点: 补体结合阴性反应(-),无待测物 抗原 + 抗血清 + 豚鼠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