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走进文化生活 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1、当代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的表现 (1)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正面影响:①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地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2)文化生活中的忧虑现象:(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3、大众文化 (1)含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如何发展?一个原则: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双为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三贴近和三创新: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四种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落后文化: (1)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 (2)表现: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成表现出来。如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 (3)态度: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2、腐朽文化 (1)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2)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3)态度: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3、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导致、诱发、滋生) (1)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2)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4、怎样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怎样克服文化生活的忧虑和阴影?) (1)在个人方面: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人文精神;等等。 (2)在国家方面: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在文化上,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在政治上,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经济上,要加强监管文化市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引导人们进行科学的文化消费。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原因:当前的文化形势,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又融合又有斗争,又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2)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3)特点: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发挥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4)内容:弘扬主旋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5)加强文化建设工作的意义: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②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社会全面发展;③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④有利于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中国先进文化的产生 (1)中国文化的真正出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成为真正的先进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 高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吴彦生.doc
- 高校资助工作中的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doc
- 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ppt
- 高桥小学学习台州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常规.ppt
- 高淳湖滨高级中学2013年小高考时事(2012.9—2013.2).doc
- 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ppt
- 高温合金开题报告.doc
- 高炉铁水短流程工艺在铸造生产应用中02.doc
- 高炉热风炉结构与性能简介(补充完成).doc
- 2024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春招笔试真题.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粤教B版(2021年复审)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卫星通信技术在自然灾害应急通信中的应用与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租赁行业市场趋势预测及建议书.docx
-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动态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废气深度净化技术环保设备市场分析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招聘笔试真题.docx
- 五华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docx
- 科技与互联网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快消品行业绿色供应链构建策略与2025年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