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教育交流周媒体见面会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首次媒体见面会材料 2011年8月16日至20日,第四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将在贵州贵阳举行。本届“交流周”由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我省独立承办,具体承办部门是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外事办。现将有关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缘起 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缘相近、经贸相融、文化相通,双方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人民怀有深厚的情谊。从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的“西南丝绸之路”,到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再到近现代共同抗御外侮,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往来和人文交流源远流长。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迅猛发展。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还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与东盟各国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近年来,中国—东盟关系日新月异,进入了历史发展最好时期。双方高层领导人互访更加频繁,政治互信更加牢固,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人文交流更加深入,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成为国家间友好交往与合作的典范。为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推进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务实性合作,疏通合作渠道,开辟新的合作领域,推动区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了首届“交流周”。2009年、2010年又连续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交流周”,今年将举办第四届。 二、前三届“交流周”概述 前三届“交流周”分别于2008年7月、2009年8月和2010年8月在贵阳成功举办。 第一届、第二届“交流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刘延东为“交流周”发来贺辞,希望中国和东盟国家通过这个新平台共同探讨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前景和有效途径。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领导出席“交流周”。近40所东盟国家高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驻华使馆,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盟秘书处、东盟大学网络、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等机构和近60所中国高校共计700余人次先后与会,并热情参加了期间举办的大学校长论坛、教育行政官员研讨会、青少年夏令营等活动。“交流周”共同发表的大学校长论坛《贵阳声明》和《会议纪要》,为双方教育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做出战略性规划。双方多所高校达成合作共识,共签署130份校际合作协议。双方均表示愿进一步拓展“交流周”合作平台,完善交流与合作机制,在平等、互利、双赢的基础上,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010年8月2日至8日举办的第三届“交流周”,由中国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外办、教育厅、贵州大学承办。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做了题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人文之桥》的主旨演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唐虔、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三家主办单位的有关领导,东盟各国教育部长、东盟各国驻华大使和总领事、中国和东盟各国专家学者、青少年学生代表等共计4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交流周”以“合作共赢、和谐共生”为主题,以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为重点,同时举办中国—东盟环境教育论坛、中国—东盟人文学术研讨会、中国—东盟高等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国际论坛、中国—东盟青少年夏令营、中国教学资源展等系列活动,共同探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新方式、新途径,对丰富双方教育合作内涵、推进人文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第三届“交流周”期间举行的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是该届“交流周”的重点,也是亮点。2009年10月,温家宝总理赴泰国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时倡议:“2010年在中国举办首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得到了东盟各国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同,并写入会议备忘录。为落实东亚领导人会议精神,发挥教育交流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的作用,不断丰富“交流周”的活动内容,本届“交流周”期间召开了“2010年在中国举办首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刘延东同志出席圆桌会议并作主旨演讲。“圆桌会议是贵州历史上最高层次的国际会议”(时任省长林树森同志批示),在贵州省对外开放、特别是教育事业对外开放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此次“交流周”期间,与会的代表本着积极、务实的精神,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以不同的思维和视角,就共同关心的议题介绍了情况、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和拓展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设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三、第四届“交流周”的主要内容 为更好的落实三届“交流周”达成的共识,特别是刘延东国务委员在第三届“交流周”开幕式上提出的“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2020年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到东盟的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左右)等倡议,今年继续举办第四届“交流周”。本届“交流周”相关情况如下: (一)“交流周”名称:第四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二)“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