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底浦斯情结的中国理解.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俄底浦斯情结的中国理解 基本概念和由来 俄底浦斯情结为弗洛伊德在治疗癔症病人时发现的一个现象:在通过精神分析呈现出来的儿童早期的冲突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最为强烈的、约产生于4-5岁,与欲望及客体关系有密切关系的俄底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弗洛伊德对之的主要描述为,男孩存在着想与其母亲性交,完全占有其母亲的欲望,并想以某种方式摆脱父亲,在不寻常情况下,少数儿童还有弑父的念头。在弗洛伊德看来这是一种男孩对父亲的爱,与害怕受其拒绝或身体受到其伤害特别是害怕因父亲的报复将其生殖器阉割的冲突,此称为阉割性焦虑(castration anxiety)。幼女也存在着类似的模式,只是将父母的角色进行了调换。据推测,上述两种相反的情结均在男孩或女孩身上同时存在,故我们也可发现男孩想占有父亲,摆脱母亲的欲望,此说明无论男女,每个人先天均具备双性倾向(Sandler J1)。   1910年,在对精神分析所作的五次演讲中,弗洛伊德首次将俄底浦斯情结作为神经症的核心情结提出。事实上,1896年,弗洛伊德在其《诱惑理论》中提到:癔症的产生源于儿童时期的性体验,如生殖器的刺激、性游戏等(1896c, S.445)。症状的形成为将这种真实的婴儿性性的情景首先是通过潜抑的方式转移到潜意识中(1896c, S. 448)。在诱惑理论中,诱惑者直接指向病人的父亲,他写到(1933,S.128)2:   在对性的儿童创伤发现的兴趣中,我发现几乎所有我的女性病人都描述她们受到了父亲的引诱。这样,我不得不得出结论,即这是不真实的!那些癔症的症状不是来自真实的过去,而是来自病人的幻想。   据此,弗洛伊德修正了其《诱惑理论》,在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代儿童的性心理时,他写到:   孩子与其照顾者之间的交往实为对性冲动和对来自敏感区的满足的无休止过程。自始至终,母亲被孩子视为性生活的源头,她的爱抚、亲吻和摇晃,一切的一切均使其成为孩子心目中不可替代的性客体(1905b,S.124)。   不过,弗洛伊德仍强调了父母性别对不同性别孩子不同的吸引力,他说到:孩子会将父母双方及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自己情欲想象的客体。一般说来,它会引发父母的冲动,而这种亲密性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对性冲动的抑制。通常为父亲对女儿、母亲对儿子。孩子在这种情形下所居位置为儿子相当于父亲、女儿相当于母亲。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得出这样的印象,俄底浦斯情结与孩子对父母所产生的本能冲动以及与由此产生的防御有关。梅朗丽.克莱在强调生理冲动及生理器官对精神世界影响的同时,将俄底浦斯期推前至1岁,她说:男孩由口欲和肛欲期的投注部位进入对生殖器的投注阶段,表现为与对阴茎投注有关的侵入倾向。他不仅将利比多的位置进行了转换,也将倾向进行了转换,不过其力比多对象没有改变;女孩在性蕾期则保持了口欲期的倾向,即力比多的部位虽然转移,然而原来的投注倾向仍存留,该倾向因对母亲的失望(无阴茎,非男孩),女孩为拥有阴茎的念头所催激,将力比多对象转向父亲。 由此,克莱得出一个新的观念:尚十分弱小的自我为已经建立的具有威胁性的超我所压制,由于娥底浦斯冲动首先以口欲和肛欲期的驱力形式表现,自我在此时就已经主要取决于娥底浦斯情结在此阶段的压制程度,在娥底浦斯发展时仍以固着作用为主。 玛格丽特. 玛勒尔则提出婴儿与母亲共生及解离的重要性,她还强调了父亲在孩子解离共生关系中的重要性,乌里.斯图尔精辟地说:俄底浦斯情结的重要性在于学会分享爱而非对抗。 这种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中国人一向提倡中庸,合为贵,我们推测:分享而非对抗正是中国式俄底浦斯情结的表达特点。 中国俄底浦斯情结的入点   中国人的家庭关系建立在根深蒂固的儒家观念之上,对个人、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作出最早和最多描述、并加以规定的人首推孔子。我们先从孔子的个人发展史谈起。 孔子生平回顾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孔子家谱图: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24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我们知道,儒教几千年来给人的印象为家庭的教化和国家的管理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