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焦用经方辨治失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立足三焦用经方辨治失眠   关键词:失眠;三焦辨证;经方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3.035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3-0103-03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病证,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时睡时醒,或彻夜不寐为其病证特点,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载有失眠病证的条文较多,主要以“不得眠”、“卧起不安”、“不能卧”、“不得卧”等症状表述,其中除因水饮内停胸膈,咳逆倚息不得卧(实为痰饮证)外,其余条文所述病证及其治法对临床上辨治失眠均有指导意义。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主要从六经、脏腑及气血津液等辨证论治失眠,而少有从三焦辨治失眠。   吴鞠通是三焦辨证的集大成者,对三焦辨证的使用范围,提出“与《伤寒论》为对待文字,有一纵一横之妙,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自无难识之证,虽不及内伤,而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他提出的三焦辨证并非简单把病位分为上、中、下三焦,而是巧妙地将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融于其中,即先以三焦为纲,分上下之浅深,继以六经分脏腑经络之不同以及以卫气营血分表里之次第,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辨证体系。三焦辨证是中医学辨证方法学上又一次大发展。笔者参阅《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吴鞠通《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收集和分析仲景论及失眠的有关条文,提出从三焦用经方辨治失眠,旨在提供一种新的辨证思维方式,希望对临床辨治失眠有所裨益。   1 上焦失眠   《温病条辨》指出,邪“由口鼻而入……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可见,上焦病证在病位上主要是指心、肺病证。心居于上焦,为君主之官,是神之主。心主血,心营血亏虚,心神浮越,或火热扰心,卫气妄行,不能归附营阴,都会引起失眠。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   1.1 栀子豉汤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这是用汗法解除外感表证及吐下法除去胸腹有形实邪之后,因余热未净,郁于胸膈,扰及心神所致失眠。“治上焦如羽”,仲景用轻扬宣散的栀子豉汤清宣胸膈余热,使郁热去,虚烦宁而神自安。   1.2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外感病误用发汗,致汗出过多,伤及心阳,心神不敛而出现神志病变。临床上,心阳受损、痰饮上泛不一定严重到引起惊狂神乱的地步,但常导致失眠。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温通心阳、镇惊安神,兼祛痰浊。若病症稍轻,痰浊之邪不重,可选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温阳镇惊安神。该方的使用为临床治疗重症失眠提供了借鉴。   1.3 百合地黄汤证   百合地黄汤是治疗百合病主方,百合病是典型的情志病,其病机在于心肺阴虚内热,《金匮要略?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载“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表明情志内伤也是导致失眠的主要病因。心主血藏神,肺主气舍魄,故用百合地黄汤润养心肺、凉血清热,而神自安。   2 中焦失眠   中焦为三焦升降之枢纽,足阳明胃经也是卫气入里与营气同行的门户,自《灵枢?邪客》用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始,后世医家多注重从阳明经调治失眠[1],这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得到了继承。“治中焦如衡”,对中焦的调理,多以苦辛并进,辛开苦降,使升降相因,中焦气机通畅,卫气入营,即能获得正常的睡眠。   2.1 大承气汤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此条开下法治疗失眠之先河。由于腑气不通,燥热上扰,心神烦躁;卫气受阳明燥热扰动,加之燥屎这一有形实邪阻滞气机,卫气不能正常通行,故出现“不能卧”。仲景以大承气汤下其燥屎,泄其燥热,使阳明通畅,心神安宁。   2.2 甘草泻心汤证   甘草泻心汤本来用于治疗狐惑病。《金匮要略?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载:“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甘草泻心汤主之。”其中“卧起不安”并不是狐惑病最突出的症状,但就病机而言,脾胃虚寒、湿热内蕴也是导致失眠的主要病机之一,异病同治,故临床可以运用甘草泻心汤类方来治疗失眠。甘草泻心汤寒热同调,苦辛并进,清热化湿,使中焦脾胃健运,睡眠恢复正常。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