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肺癌的临床分析.docVIP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肺癌的临床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肺癌的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7.5~2010.7期间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70岁的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例,18例均为心肺功能异常或合并其他慢性病患者。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35~110min,平均64.1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115ML,无术中中转开胸。术后发生房颤及肺部感染各1例。随访时间12~46月,目前均无复发,生存良好。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和胸腔镜下娴熟的肺段解剖是获得手术成功的关键。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可能是老年早期肺癌患者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肺段切除术;I期肺癌   【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23-02   肺癌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之首位。在我国肺癌发病高峰年龄为70~74岁,由于老年肺癌患者本身生理特点及合并症的存在[1],治疗方案的选择一直是临床医师探讨得问题。我院自2007.5~2010.7期间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70岁的I期肺癌患者18例,疗效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74.3岁。无症状查体发现16例,有胸痛、咳嗽症状2例。胸部CT显示病变成“磨玻璃结节”(GGO)表现13例,其余5例均为实性“肺周围孤立结节”(SPN)表现,肿瘤最大径0.5~1.8cm,边缘分叶、短毛刺。18例胸部CT检查均未发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其中7例行PET-CT检查亦未发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病灶位于左下叶背段4例,左上叶固有段6例,右下叶背段3例,右上叶尖段5例。术前均行肺功能检测,低于正常者14例,FEV1、MVV最低者为预计值的50%;术前心血管系统检查异常者7例,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术前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5例,糖尿病3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手术。左侧或右侧90?卧位,常规腋下垫枕,调整手术床使成折刀位,于腋中线第7肋间做长约1.5cm切口置入胸腔镜,在腋前线上叶为第3、下叶为第4肋间做3.0cm切口为主操作孔,在肩胛下角线第7或8肋间做1.5cm切口为副操作孔。胸腔镜下探察,分离胸腔内粘连,如直接观察到呈火山口样凹陷,周围肺组织呈放射条索状分布的部位即肿瘤;仔细观察术前CT及重建图像,判断病变所在;必要时行术前病灶CT下定位,以免术中病灶扪摸不清。电钩或超声刀分离肺段血管,辨清病灶血管后Endo GIA处理,同法处理肺段支气管并清扫周围淋巴结。麻醉师膨肺至整个肺叶复张,然后萎陷,其交接处即为段间裂,内镜下切除,置入标本袋中取出,术中冰冻病理证实手术切缘阴性。最后淋巴结局部采样,下叶为下纵隔及隆突下淋巴结,上叶为上纵隔淋巴结。   2 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35~110min,平均64.1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115ml,无术中中转开胸。术后引流量100~350ml,术后48~72h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住院日9~14天,平均11d。术后发生房颤及肺部感染各1例,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分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 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 )7例,腺癌5例,鳞癌3例。P-TNM分期均为Ia期。随访时间12~46月。18例患者均未行术后化疗,目前均无复发,生存良好。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查体认识的提高和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改进,更多的早期肺癌有机会在更早期被临床发现,PET-CT的临床应用使得肺癌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较以往更加准确。手术治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2010年NCCN指南明确指出胸腔镜可以作为无手术禁忌症的NSCLC患者的治疗手段。国内自1995年王俊报道了第一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以来,在其后的10多年时间,胸腔镜手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优势逐渐凸显出来[2.3]。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是目前公认的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标准模式,其安全性、可行性的争论已经结束。电视胸腔镜提供了良好的术野,可充分暴露自胸膜顶至膈肌整个胸腔、肺门及纵隔周围组织结构,加上良好的深部照明及高倍放大作用,使术野得以放大,电视胸腔镜能更清晰地暴露纵隔及淋巴结与周围血管关系、明确区域内有无残留淋巴结,精细的操作器械使淋巴结清扫较常规开胸手术更易操作更安全,从而达到解剖性切除和彻底清扫淋巴结的目的。大量文献证实,VATS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对比,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减少,淋巴结清扫的程度没有差异,肿瘤复发率和远期存活率亦无差异[8]。   但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由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