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抓住两次机遇: ⑴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莞抓住香港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量引进港资,发展“三来一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东莞完善了能源、通信、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恰逢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东莞又一次抓住机遇,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讯产业项目,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阅读: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起步: “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2.发展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著名的侨乡 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 读图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城市化的推进 2002年较1985年相比: (1)城镇数量猛增。新增城市有高要、四会、开平、恩平、台山、新会、惠阳、增城、鹤山等,说明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2)城市规模扩大。1985年,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仅有广州;深圳由原来不足20万,到2002年突破100万;肇庆、惠州、珠海由原来足不20万,迅速增加到50万。 P75“活动” 比较各区域城市化推动力的差异?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与外资企业的建立 苏南模式 与“珠江三角洲模式”不同,“苏南模式”是一种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既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包括生产因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国外,而是依靠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其外向性是在区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 “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为大中城市的工业配套和补缺起步,逐步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 温州模式 与发展乡镇企业起家的“苏南模式”不同,温州模式的发起者和创业者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位置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区,交通闭塞,资源缺乏.与内地相比,唯一的优势是沿海但是有远离经济中心,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多.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是温州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是”温州模式”的突出特点. 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铁矿资源的开发,铁路和港口的建设,出现了一批以重化工工业为主的城市. 1949年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长春\吉林\哈尔滨等. 国家工业项目的布局改变出现了一些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石油开发的大庆等,化工为主的辽阳等. 城市化水平为46.55%(全国为26.08%) 讨论分析以下案例: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2.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四、问题与对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P76“思考” 图4.25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角地区的冲击。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 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可看出,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是伴随着该地特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的规划。 以上反映了珠三角在发展中面临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 四、问题与对策 1、问题 ⑴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⑵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交通、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三废”排放量大,但是处理量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2)水污染严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化学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总结.ppt
- 高中化学竞赛及1总结.doc
- ANSYS实体建模合编.ppt
-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预案.ppt
- 饲料加工工艺及设备2014-2015例析.ppt
- 高中化学鲁教版必修一全册包总结.ppt
- 饲料配方设计第二章线性规划法例析.ppt
-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6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一全册总结.ppt
- 高中化学无机化合物的检验总结.ppt
- 肆Z壹K酒店策划书例析.ppt
- 历史情境创设与初中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的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虚拟现实技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教学氛围营造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 《信息技术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政策障碍与优化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美容美发行业服务创新与顾客忠诚度、口碑传播关系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化赋能下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的智能优化与实施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写作同伴互评策略优化与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低成本搭建带智能商品推荐的商城小程序,教程在此.docx
- 中国传统文化在电影产业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