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心理学20130223.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节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第一单元从众 一、从众的定义:俗称随大流,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体的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主李研究行为方面的从众/ 从众行为的特点:(1)引起从众行为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2)群体的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3)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自愿的行为。自愿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二、从众的功能:(1)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2)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 正确的做法是: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体。 三、从众的类型:真从众、权宜从众、反从众 真从众:表里如一的从众 权宜从众:是最常见的一种,表面从众,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会产生认知失调、体验焦虑等情绪。 反从众:内心与群众一致,但表面上却与主流不一致,如领导当心事态失控而表现出理智和冷静。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的凝聚力 五、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个体人格、情境的明确性、其他因素 群体因素:群体成员的一致性越高,从众越易产生;群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越易产生;在一定范围内(3至4人为群体规模的临界值)个体产生从众行为随群体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个体人格: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越不易发生;个体独立性越强较少从众。 情境的明确性:情境越明确,从众行为会减少。 其他因素;性别、智力对从众有一定影响,但关系不明显。 阿希的从众研究:数十名被试者自己独立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但跟随他人一起判断时,做出错误判断的比例平均达到37%,76%的被试者至少有一次迫于群体压力做也从众判断。情景模糊时,容易选择从众;个体受到支持,哪怕是少数人的支持,也能更好地抗拒群体的压力。 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 一、社会促进(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的在场而提高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实际在场、想象在场、隐含在场。该概念是F。H。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进行研究中提出的 社会抑制: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个体工作绩效降低的现象。 社会促进的两种效应:结伴效应、观众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特里普里特进行研究发现:青少年在骑自行车,在独自、有人跑步伴同、竞赛这三种情境中,竞赛时速度提高幅度最大,是历史是第一个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二、优势反应强化说——对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的解释 美国学者扎荣克认为:他人在场,个体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 P172 三、社会懈怠,俗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如磨洋工。 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而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水平越低。 社会懈怠的原因:个体的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行为动力下降。如果加强考核,对努力和成果量化,社会懈怠就会减少。 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一、模仿; 1.定义;在没有外在压力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是人们相互影响一一种重要方式。 2.特点:(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模仿是自愿产生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2)相似性。 3.模仿分有意模仿和无意模仿(并非绝对的无意识)。 4.意义:学习的基础、适应作用、促进群体的形成 5.发展:从无意至有意,从游戏到生活实践,从对外特征的模仿到内部实质的模仿。 6.塔尔德(法国社会学家)的模仿律;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提出三个模仿律:下降律、几何级数率(时尚、谣言的传播)、先内后外律(本土文化优于外域文化) 二、暗示 1.定义: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方式发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2.暗示三要素:暗示者、暗示信息、被暗示者 3.暗示分类:(1)按信息来源分他人与自我(2)按暗示者的目的分有意和无意(3)按双方接触与否分直接与间接(4)按效果:暗示与反暗示(起到与暗示相反的效果) 4.影响因素:暗示者的权威、权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被暗示者的独立性、自信心;所处的客观环境(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持时易受到暗示) 三、社会感染 1.定义:是一种较大范围内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2.特点:双向性、爆发性、接受的迅速性 2.分类:个体间的感染(最常见的形式)、大众传媒的感染、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如球迷闹事的情景中人们惊慌失措是此类社会感染的结果) 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爱情 著名的爱情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