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经验分享
1、1.13重大交通事故
事故经过
2003年1月13日11时40分,某运输公司沙漠运输公司驾驶员李某驾驶新M·11599号金龙大客车,在接送倒班轮休人员途中,与和田地区墨玉县艾某驾驶的新R·04698号西域牌大客车相撞,造成5人死亡、6人受伤。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李某在雾大、视线不清、路况不良的情况下超速行驶、盲目超车;艾某在道路条件不良的情况下超速行驶,在冰雪路面上采取了紧急制动,造成车辆横滑占道,属采取措施不当。 (二)间接原因 库尔勒至塔里木轮南油田伴行公路路况较差,部分路面有结冰现象,并出现浓雾天气,能见度不足30米。 (三)管理原因 1、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 2、李某所在的服务车队客车只有几辆,行车任务较少,车队没有像管理其他生产运营车那样下功夫,形成了事实上的安全管理“灯下黑”。 3、车队安全教育方法简单,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4、安全管理部门路检路查存在薄弱环节。 5、对驾驶员的驾驶技能、行为秉性了解掌握的不够充分。 6、纠正驾驶员违章行为停留在表面上。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一)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没有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定期分析制度。 (二)员工没有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认识到安全行车的重要性,全员反“三违”氛围没有真正形成。 (三)车队安全教育方法简单,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 。 (四)安全管理部门路检路查存在薄弱环节,纠正和查处驾驶员违章问题上没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事故经过
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点焊接,焊机接线时因无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胶皮去掉,分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接零线在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
主要原因分析
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死亡事故。
主要预防措施
焊接设备接线必须由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进行
3、接线板烧损,焊机外壳带电,造成事故
事故经过
某厂点焊工甲和乙进行铁壳点焊时,发现焊机一段引线圈已断,电工只找了一段软线交乙自己更换。乙换线时,发现一次线接线板螺栓松动,使用板手拧紧此时甲不在现场然后试焊几下就离开现场,甲返回后不了解情况,便开始点焊,只焊了一下就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工人丙立即拉闸,但由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主要原因分析
(1)因接线板烧损,线圈与焊机外壳相碰,因而引起短路。
(2)焊机外壳未接地。
主要预防措施
(1)应由电工进行设备维修。
(2)焊接设备应保护接地
4、“1·5”机械伤害事故
2007年1月5日,某局某钢管厂员工在对两根存在焊缝质量问题的钢管进行补焊作业时,发生夹挤伤害事故,1人抢救无效死亡。
一、事故经过
2007年1月5日零点班上班后,该厂员工韩某和周某某对两根存在焊缝质量问题的钢管进行补焊作业。凌晨2:30左右,韩某通过2号补焊台的工作走台由北向南走,走到2号补焊辊台与探伤运管小车的连接处,在小车尚未停止的状态下,蹲下身体去摘钢管端头外侧小车中心点处的相质计,遭到2号补焊辊台上的钢管与探伤室出来的钢管的夹挤,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韩某违反操作规定,在小车尚未停止的状态下,蹲下身体去摘钢管端头外侧小车中心点处的相质计;
2、作业不规范,两根钢管位置未放正。
(二)间接原因
1、辊台与探伤车之间没有钢管放置限位标记。
2、安全教育没有落到实处,员工自我防护意识差。
(三)管理原因
1、风险识别不足,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设施。
2、对作业现场安全要求不细,操作规程不完善。
3、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够,警示标志流于形式,没有起到警示作用。
三、预防措施
1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施工
2、做全面的风险识别和全员HSE培训
5、“4·21”机械伤害事故
2007年4月21日,某局管道三公司工程二处S1机组在印度项目工程的三标段和六标段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一起挤伤事故,造成1人抢救无效死亡。
一、事故经过
2007年4月21日14时40分,印度东气西输项目六标段Sl施工机组机组长兼机械手杨某某操作一台吊管机(SB-85),在管道走向的北侧,配合另一台吊管机进行管道对口作业时,吊管机突然移动,致使正在从吊管机与焊接车之间通过的电焊工李某某被挤伤,送医院后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5时20分死亡。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l、杨某某违章操作,在吊装作业中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将吊车档位置于空档位置,而是将变速杆置于前进行驶1档位置。
2、李某某安全意识不强,在狭窄的设备间隙走动前不观察,被突然移动的吊管机推挤到相邻的焊车上。
(二)间接原因
1、吊管机停放位置不当,与电焊车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竺乾威、 朱春奎、李瑞昌: 《公共管理导论》 第十一章 法治与监督.pptx VIP
- 大班科学《会跳舞的盐》教案.doc
- 《二次函数》PPT优秀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生物《全册全套》课件.pptx
- [中央]2024年民政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竺乾威、朱春奎、李瑞昌:《公共管理导论》 第九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pptx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走进西方音乐》章节测试答案.pdf
- 竺乾威 、朱春奎、李瑞昌:《 公共管理导论 》第十章 公共危机管理.pptx VIP
- 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ppt课件[文字可编辑].ppt
- 第17课 物联数据需采集 课件 义务教育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