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阳系里有多少外星飞船
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了一个以其姓氏命名的公式,尝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银河系中有多少可能与我们以数学语言沟通的文明。 ?
?
弗兰克·德雷克和他提出的德雷克方程
?
德雷克公式大概应该好好维护一下了。
坐下来琢磨一下会有多少地外文明,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了一个以其姓氏命名的公式,尝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银河系中有多少可能与我们以数学语言沟通的文明。
这个公式其实很简单,无非是用一串因子相乘得到一个结果,写作:
N = R*×fp×ne×fl×fi×fc×L
其中,最终结果N以及各个因子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N = 银河系中有可能与我们进行无线电联络的文明数量;
R* = 银河系中恒星形成的平均速率——目前天文学观测确定的数值大约是每年形成1颗新的恒星;
fp = 恒星当中拥有行星者的比例——随着开普勒望远镜在外星行星方面作出的发现,可以确定几乎每颗恒星都拥有行星,所以这个数字应该是1,或者保守一点,取0.9;
ne = 拥有行星的恒星当中,可能支持生命的行星的平均数量——太阳系里只有一颗地球已知存在生命,不过火星在早期历史上可能存在过生命,不少个头较大的卫星在地表下的海洋里说不定至今仍有生命存在,这个值不妨设定成2;
fl = 可能支持生命的行星当中,在某个时间发展出生命者的比例——说实话,我们不清楚生命是怎么形成的,不过至少在地球上,当环境稳定下来之后不久,生命很快就出现了(这当然是以地质年代来衡量的),所以这个值我们可以取0.5;
fi = 有生命的行星当中,发展出智慧生命(文明)者的比例——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生命都是以单细胞的形态存在的,不过一旦艰难地跨越到多细胞阶段,生物多样性就迅速发展起来,很快便出现了恐龙、海豚乃至我们人类,所以这个系数我们猜可能会是0.1;
fc = 文明当中发展出向太空释放可探测信号表明自身存在的技术者的比例——地球上只有人类堪称存在文明,而有能够向太空发出信号也不过是最近百年来的事情,所以我们只能继续猜了,押0.3;
L = 这样的文明向太空释放可探测信号的时长——如果不算太悲观的话,10000年的时间应该足够我们人类把自己折腾完了。
你已经看到了,从左往右,我们对德雷克公式里各个因子其实是越来越没有把握的。
比如说,我们对银河系中的恒星形成速率有着相当靠谱的估算,对于生命——更别提能建造射电望远镜的智慧生命——出现的频率却不敢妄言。德雷克公式的最后一个因子,也就是上述文明的寿命,大概最难对付。有能力展开太空飞行的文明物种,持续生存的时间能达到地质年代的量级吗?还是说,我们已经太过聪明,已经到了可能会反被聪明误的地步?
把全部数字代入计算的话,你便可以得到:此时此刻,银河系中有能力以数学语言与我们沟通的外星文明的数量N = 1×0.9×2×0.5×0.1×0.3×10000 = 270个。
对于这么大的一个银河系来说,这个数字似乎小得有点可怜,因为对于银河内的千亿颗恒星来说,差不多要好几亿颗恒星中才有一颗目前还存在着技术文明。
不过,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给德雷克公式追加一点有趣的附注。
其实自太空时代以来,我们就一直在向太阳系外发射航天器,以这种方式扔出我们自己的宇宙“漂流瓶”。先驱者10号和11号、旅行者1号和2号、新视野号,以及它们的助推火箭,这5个航天器正运行在冲出太阳系的轨道上。
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都携带了信息,留给可能有一天会发现它们的外星“打捞队”阅读。新视野号则携带了一些人工制品,比如一枚美国佛罗里达州和马里兰州的25美分硬币——这肯定会让外星人一头雾水。(外星人看着乔治·华盛顿的半身像,大概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他们是一种光头虫脚的智慧生物吗?”)
?
?
卡尔·萨根手里拿着的,是一张寄给外星人的明信片——先驱者号探测器上携带的名牌,上面标明了我们人类的形象,以及我们所处的方位
?
不过,所有正在兴起的文明不都应该是这么做的吗?所以,银河系里难道不应该塞满“外星太空垃圾”吗?
这是个有趣的思想实验,我们称之为“银河系内外星制品估算实验”。那么看好了,我们接下来就要做这个实验,而且打算做点算术题了。相信我们,那么做是值得的。
首先,我们还是把文明的平均长度设定为10000年,而银河系的年龄,根据现在最新的估计,大约为126亿年。
好玩的地方到了。我们假设,正在银河系中“漂流”的外星造品,大部分都是由早已退出宇宙舞台(直白点说就是灭绝了)的文明发射的。要知道,就算是最优秀的太空文明,也难免会有遭遇末日的一天。
因此,我们感兴趣的,
文档评论(0)